个人专栏
  • 梁春晓
当前位置>>论坛成员>>研究观点
互联网经济十大议题——盘古“智见”系列讲座
发表时间:2016-02-04 10:44:47 作者: 梁春晓

背景

2016年1月22日下午,盘古智库“智见”系列讲座第四期——《互联网经济十大议题》在优客工场举行。“智见“系列讲座是盘古智库推出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主讲嘉宾以国内外知名学者、行业领军人物为主。本期主讲嘉宾为梁春晓先生,他是盘古智库学术委员、阿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信息社会50人论坛理事、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高级研究员、阿里研究中心主任。

以下根据现场演讲实录整理:

梁春晓先生在分享环节从“后天观”开始讲起,引发出第二次信息革命,与“云、网、端”新大陆、新要素、新结构、新商业模式、新组织模式、平台经济、自由连接体、微金融、跨境经济、网络化治理等十大议题,系统地阐述了在这个大变革大转型时代,互联网经济的含义。

引子:“后天观”与“第二次信息革命”

2.png

“互联网经济”的话题在中国业内讨论了近二十年,但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只是最近一年的事情。两、三年前,仍有很多人认为互联网的事情属于互联网行业自己的领域,直到去年“互联网+”把所有人囊括其中,大家才意识到“互联网经济”实际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现在回顾起来,我们真的看得很远,在十年前甚至更早时就知道,互联网终究和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人、每个领域都有关系。在新技术、新浪潮兴起时,我们能看多远呢?不仅是今天看到明天,还要看到后天。阿里巴巴经常讲“后天观”,看明天是不够的,我们要看到“后天”。 

为了抵达明天我们必须远望后天,否则明天只是又一个今天。每个人在思考问题时往往用今天的格局看明天的信息,但是,如果仅仅把思路局限在这个层面,我们往往会被今天的很多东西束缚住、局限住,没有办法创造出真正的未来。真正到明天的时候,会发现:其实我们只是在今天基础上做了些微的改进。这种模式是优是劣?在状态良好、社会平稳发展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整个社会总体趋势不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做法行得通。我们做预测时会在今天基础上加上百分之几进行调整,这就是明天。在人类历史上可能90%以上时间都没有问题,但很不幸,也很荣幸,我们现在处于10%的时间,是大转型的时候。这就要求我们看得更远一点,要求从后天,更远的时空看今天。 

这个社会究竟变化到什么程度呢?在一定意义上看,这个社会的变化可以说几百年可能遇到一次。如果说上世纪40年代中期计算机出现,以及随之发生的数字化革命是第一次信息革命,那么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变革,是更大的变革,是第二次信息革命。如果说第一次革命是30年前,当时的下岗工人、个体户,甚至深圳边陲小镇引发了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是边缘的力量。那么今天看到的力量也是“边缘革命”——网民、网商、网上消费者、甚至十几年前根本不会被大企业纳入法眼的互联网公司推动了这场变革。 

第二次信息革命带来新的产物,比如说云计算、大数据,尤其是数据开始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新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所兴起的互联网经济可能会在哪些方面为我们带来新的启示,未来哪些方面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同样又有哪些方面会为我们带来新的机会?我们梳理成十大议题,从十个方面跟大家展现和交流。

议题一新基础设施:云、网、端

3.png

新基础设施可以概括为“云、网、端”三部分。就像当年发现美洲新大陆一样,互联网也是一片新大陆。新大陆有什么概念呢?它是一种新的基础设施,它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渠道。把互联网作为工具和渠道,恰恰是过去十多年很多人对互联网的一种看法。

到了今天,我们对基础设施的看法已经扩展了,不仅仅互联网是基础设施,云、网、端都是基础设施。“云”就是云计算;“网”是互联网;“端”是各种各样的智能终端。我们熟悉的终端最突出的是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或者是以后的智能汽车、智能电视机、智能微波炉、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等等。智能终端都具备搜集、传递、互动、释放数据流动性的功能,都是基础设施。开车的朋友用高德地图时,哪一个路堵、哪一个路不堵,那一条路多长时间可到达,都可以判断出来。这个数据哪里来?这是跟你同样开车的高德地图用户分享给你的。 

其实,基础设施与考古一样,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文化层。今天说的云、网、端构建在工业时代提供的基础设施之上,铁路、公路、机场这样的基础设施构建在农业时代土地这样的基础设施上,一层层叠加上来。叠加的结果是我们这样的基础设施层次越来越丰富,共享能力越来越强,同时交易成本越来越低。这种分层的现象,大家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 

举个例子,淘宝最初刚刚出来的时候,淘宝本身就是一层,从下面数据的存储、处理,再到上面的服务全部是淘宝自己干。但是差不多2008年前后,淘宝把服务开放,因为这时候大量的客户需要大量的服务,而这样的服务不可能由淘宝一家完成,所以淘宝分成平台层和服务层。现在淘宝天猫上有几十万个服务商。随着淘宝进一步发展,数据量也开始增加起来,数据处理需求越来越强,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现在淘宝本身数据存储处理这块交给了云计算。大家可以看到,淘宝从原来一层分成了三层,云计算一层、平台一层、服务一层,实际上服务一层还在分。服务商多了可以做服务商的服务商,有一些网商开始做一个品牌,做着做着收了很多品牌,比如韩都衣舍就是这样。每一次分层意味着一次商业结构的重建。

议题二 新要素:数据

4.png

在谈到要素的时候,我们更多地谈及劳动力和资本,企业家的能力、创新精神等。但是,现在数据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要素,这非常重要。

例如:几个长沙的大学生,其中一个是维族人,在网上卖切糕。在此之前发生了切糕事件,这群想创业的年轻人就想,要做什么事情?他们第一件事是看淘宝指数,把“切糕”输进去后发现其指数排名很高,意味着淘宝上很多人在搜这个关健词。他们就是通过数据做这样的调查。然后再看淘宝上有多少卖切糕的?结果是没有。所以几个小伙子第二天就把网店开了。 

去年“双十一”,菜鸟网络都会给快递公司发一个东西,雷达预警,告诉他哪一天哪一个线上会产生多少包裹,快递公司哪一天非常忙,合理安排人员是非常重要的。去年预测准确率超过90%,未来预测会更高。支付宝去年发布了一个新版本,假如说你不输密码,支付宝承诺万一你的帐户盗用赔你100万。为什么?这就是数据在起作用。因为你在使用手机的时候,你的各种各样自己觉察不到的使用习惯,怎么玩手机,怎么使用,数据都会被采集下来,这些数据都会锁定你。可见,数据要素价值一旦被释放出来,可能产生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议题三新结构:大规模协作

5.png

我们有了新的基础设施,新的要素,第三个议题是新的结构——大规模协作,这会成为互联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方向。

大家比较熟悉的、影响比较大的大规模协作的案例是维基百科。成千上万的志愿者联合起来,在维基百科上编辑词条,然后把大英百科扔到了博物馆。曾有人故意把某个条例搞错,但是没多长时间就又被世界上某个地方的某个人改回来了。所以,现在已经不是企业内部协作、国家内部协作,而是跨边界协作、跨国协作,甚至从前很弱小的群体、很边缘的地区,原来根本没办法参与到大的世界网络的人都可以加入,这就是大规模协作。 

再比如互联网公益。现在每个人有越来越多闲暇的时间和一些过剩的爱心都愿意释放出来。支付宝上有一个献爱心的地方,有一些朋友每个月献几块钱、几十块钱、或是几百块钱。支付宝从建立那项服务到现在累计募款超过4亿。这4亿多由多少笔组成呢?差不多1.2亿笔,平均每一笔3元,其中小的可能几毛钱几块钱。如果没有互联网这样的基础设施,这样的小额募捐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找到需要这3块钱的人的成本要远远超过30元。以往正是因为整个社会此类募捐的成本很高,使得很多行为不可能发生。但是现在可以实现,因为有了大规模协作。 

还有沙集模式,也是大规模协作的经典案例。2006年,沙集镇的三个年轻人看到板式家具的生意觉得简单,就想我们也做,从那时候开始,把产业从零发展到60亿。从业人员从2010年的3000人增加到25000人。现在此地大大小小网店差不多2000个,快递服务站超过46家。它的发展是在几乎没有组织核心的情况下形成的,是自发形成,然后不断延伸到整个产业链:家具成品、板材、配件,这种协作是在平台上完成,如果没有低成本平台是无法实现的。 

还有新疆喀什的特色农产品,如大枣、香梨等,也是通过网上直接销售走大规模协作的路子。如果要靠以前的方式把东西卖出去,要经过长长的供应链,结果是要么他们被整个供应链一层层盘剥,价格极低,要么承担很高的成本加入大市场。后来新疆的几个年轻人组织了一个合作社,直接在淘宝等网上销售。一个维族年轻人通过这种方式,销售额已达到上千万。刚开始物流条件不好,只能卖干货,到现在可以卖鲜货了,鲜的苹果,鲜的葡萄都可以在网上直接销售。包括《舌尖上的中国》讲述的浙江的冬笋,都可以在网上先销售、再采挖,以销定产。这是销售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是C2B模式。

议题四 新商业模式:C2B

6.png

新的商业模式就是C2B(从消费者到商家)的创新,由客户选择自己要些什么,然后商家直接按照个人消费需求来生产。C2B是先销售后生产,而不是先生产后销售。

比如青岛红领西服。在红领,没有哪两件衣服是一样的。因为他们每件衣服都是先卖出去了再生产,都是定制。在网上选择好面料、款式、包括什么样的纽扣等,然后把数据发过来,再按照数据进行个性化的生产。从下单到生产、再送到客户手上,大概两周。生产时,每个工人包括做剪裁的、做缝纫的、质检的,面前都有一个屏幕。每个材料上都有一个卡,卡来了以后往屏幕上一刷,屏幕上就会指示对这一堆材料做什么加工,工人加工完下去,下一道工序同样。也就是说,每个工人都是在与互联网连接的状态下工作,一直到最后全部完成。 

C2B这种模式彻底打通以后意味着整个生产方式全面的转型。这对服装领域意义重大。以西服为例,商场里一件西服销售价格跟成本相差5-10倍,但其实服装行业赚钱的不多,赔钱的不少,大多数在边缘徘徊,就是因为库存。以前是先生产后销售,生产什么靠猜,要猜测需求。所以每年发布流行趋势,男装好办,女装很难。一般前1/3赚钱,中间1/3保本,后1/3开始跳楼。红领不一样,红领是先收钱再生产,每个衣服确保1000块钱收到再生产,不占用资金,也不占用库存,所以他现在就在改造传统工厂,把传统的B2C生产线改造成C2B生产线,差不多每个生产线用4-6个月时间完成改造。 

这个方向非常重大。我个人看,C2B对未来制造业和商业模式的影响和意义超过所谓的德国工业4.0,因为这是彻底的方向性的改革。这样方向性的变革意味着低成本、高效率地感知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要能够把消费者需求以数据化的方式进入工厂,然后再把这样的数据以很高的效率,分配给所有与生产制造有关系的个人,包括生产线上的每个工人,都是在分享这样的数据。这种东西在互联网上是可以实现的。 

和红领处于一个城市的另外一个巨头海尔在做什么事情呢?海尔在做三件事:企业平台化,把海尔本身变成一个平台;员工创客化;客户个性化。也就是说,面对海量的个性化需求,海尔原来的那种大规模、标准化的设计和生产模式已经开始不适应了,需要为每个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创意、创造、创新出各种新的产品。这件事情就是由海尔的员工来做,以创客的方式做这件事情,所以是员工创客化。创客后产品怎么来?怎么生产?怎么销售?怎么和员工沟通,没问题,海尔把自己变成平台支撑所有的事情。

议题五新组织模式:云端制

7.png

云是云计算,或者是各种云。端就是各种各样的小型端。当一个时代的技术条件发生变化、整个商业模式发生变化的时候,会导致整个组织形态发生重大的变化,尤其是与100年前福特制、泰勒制那种生产线科学管理模式相比较而言。

其促动因素是什么?比如说,海尔为什么要把自己平台化,要把员工创客化?原因就是客户的个性化。因为消费者发生了剧变。如果客户没有这样个性化的需求,他就没有必要让员工变成创客,员工没有创客化,海尔也没有必要把自己搞成平台,继续以前大规模标准化低成本的方式就好。 

前一段时间阿里巴巴在实行组织上大变革,叫中台战略。中台指的是中间这块,与中台相对的就是一个个的前端,前端是直接面向市场。阿里巴巴有大大小小的事业部直接面对消费者,做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形成这样的结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是做互联网的,互联网上客户需求变化更快。你不可能采取科层制方式一层层地组织。具体说起来,中台就相当于云,前面就是端,所以是云端制。对于海尔来说,员工创客化,创客化的员工就是端,企业平台化,平台化的海尔就是云。企业内部是这样。大的生态组织也是如此。举个例子,淘宝上有超过900万个小卖家,900万个小卖家都是直接面对消费者,他们之所以能够面对消费者,是因为淘宝这样的大平台支撑,淘宝就是云,这是云和端的关系,也是云端制。 

再比如,美军在阿富汗抓拉登,需要一个个的特种兵小分队冲到前线去,看到哪里可疑就呼叫后台,后台再根据情况派飞机或者发射导弹。这就是“小前端”、“大后台”。特种兵是端,后台是云。所以,在新的时代,要让听得见炮声的“端”做决定,而不是坐在后台司令部的人,由前面指挥后面、由端指挥云。 

海尔的例子就是创客做决定,平台来支撑。淘宝也是一样,淘宝平台是为900多万小卖家服务,小卖家听到炮声他们做决定,平台跟着他们不断改变。淘宝天猫都是跟着客户、网商、消费者需求在做变化。

议题六 平台经济

8.png

另外一个新的概念叫平台。无论是海尔的平台,还是淘宝的平台,他们都是支持前端面向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的共享机构。平台开始成为这个时代非常重要的核心,而平台经济也成为一个时代非常重要的经济特征。

如果10年前要评选中国排名最前的三大互联网公司,一定是新浪、网易、搜狐,但是现在这三个正被BAT取代,因为前面三个不是平台化,而后面BAT三家都是平台化的企业,都是自己不提供内容,不卖商品,而是自己做平台,能够让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上面贡献,这是我们看到的平台现象。 

互联网时代的平台跟过去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规模巨大,已经完全超出我们以前对平台的想象。以前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最大的批发市场就是义乌小商品市场,7万个卖家,一天都走不完。同样,我们能想到的商圈,比如说王府井商圈,还有上海南京路、淮海路,每天高峰期是100万人次,就是我们能想象到的规模。淘宝现在每天超过1亿人次,淘宝上店铺超过900万个,都比线下看到的高两个数量级,呈现出了巨大的规模。正因为有巨大的规模,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经济效益,首先是规模经济,其次是范围经济。平台和终端同云计算一样,是“新大路”的一部分,正在不断地生长出来。 

今天谈Uber打车或者滴滴等,都是基于平台实现的。如果没有平台,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如果没有支付宝等网络平台,3块钱的公益款你不会捐出去,因为你要寻找分享对象本身的成本太高。正是因为有了平台的出现,共享经济才得以实现。正是因为有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微经济才可能出现,有微小的主体,个性化创业才能实现,三个加在一起叫普惠经济。

议题七 自由连接体

9.png

所谓普惠,就是普惠各种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我们叫做自由连接体。为什么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越来越多很小的公司,因为有大量的外包出去,因为外包成本很低,为什么外包成本很低,因为有共享平台,有互联网支持。这会使有形组织规模越来越小,人均价值会越来越大。以前成立公司很麻烦,要很多人、很大的地方,不然没有办法实现规模化。现在如果再发展下去,那么小企业,创业者、消费者都会成为自由连接体。

未来的状况可能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既不做公务员也不做公司雇员,而成为自由职业者,现在有不少90后就是这样。他可能是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一个月只需要干10天就够了,需要项目就参加项目,完事就走人。未来会有很多人这样做,现在在美国就有很多,未来中国这方面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还有一个趋势是小微化。淘宝上95%卖家初期投入3万元以内,97%的淘宝卖家在5人以内,呈现了小型化的趋势。个体都会专家化+柔性化,当然专家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专家,可能是很细分领域的专家。以前如果是很细分的领域,没人知道,但是现在在互联网上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显现出来。另外是柔性化,即U盘式生存,今天插这里,明天插那个团队,就像演员一样,今天在这个剧组,明天那个剧组,这就是未来的方式。也许若干年后,一个人说自己在某个单位工作,是件很可笑的事情。

议题八 微金融

微金融相对传统金融而言,同样是与互联网和平台发展有极大的关系。以前能够跟银行打交道的都是特别有实力的贷款,没有实力的只能存款,获取微薄的利息。因为在以前传统的金融机制下,我们只能分析和接受大的信用,小的信用没办法了解。现在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通过互联网能够以低成本的方式获取信用,当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的时候,一些微金融就可以实现。

比如说移动支付,随时支付,随处融资,随身金融咨询和人人银行,背后都是大数据支撑。当有了这样的支撑之后,情况变得不一样。举个例子,蚂蚁金融微贷以前叫阿里小贷,是基于阿里巴巴平台信用做贷款,没有抵押也没有担保直接发放,如果在淘宝、天猫上开店,可以根据信用记录直接给他一个额度,可能几千块钱,几十万块钱,一旦需要,一分钟就到帐,按天计息。 

2014年9月末,阿里金融投入贷款总额超过3千亿,这是蚂蚁的力量。每个使用金额不大,但是客户已经超过100万户,户均贷款额度只有3万块钱。微金融促进整个普惠金融发展。去年以来,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淘宝的发展,这样的微金融和小贷正在逐渐走入农村。

议题九 跨境经济

10.png

跨境经济也是由于互联网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有人讲跨境电子商务不就是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吗?为什么非要找一个新词出来?因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最近这些年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变化的第一个特点是小额化、高频次化。原来一年下一个大单,现在一年下十个小单,或者是一百个更小的单。因为经济形式变化太快,没有办法预测一年以后的需求。

美国以前采购商可能是总代理,是大的采购商,现在可能是在外面开零售店的店主在网上直接采购你的货,他的量自然就不大。量虽然不大,但是价格比以前高了。这个量的趋势在不断地变小,频次越来越高,发展到极致就是海外个人成为网上消费者,这就是跨界B2C。 

第二个重要的特点,因为小额、高频零零碎碎的海量需求,这要求平台服务商产生,这是外贸综合服务商形式,希望用低成本、高效率方式为小的高频贸易提供服务,这就是跨境电子商务大的变化。 

大家知道WTO是世界贸易组织设定了一系列贸易规则,eWTO是互联网时代世界贸易的规则。前一段时间阿里研究院举办2016新经济智库大会,我国前WTO谈判代表龙永图先生特别提到,WTO很多规则是政府谈判的结果,政府是WTO的主体。未来eWTO可能是企业逐渐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构建新的世界贸易规则非常重要的主体。

议题十 网络化治理

11.png

当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之后,这么多的互联网企业,涉及到这么多规则的制定,谁来做这个事情?这就涉及到全球互联网治理的问题。

互联网治理总的共识是我们不能够理解成一种单边形式的管理,特别是不能仅仅理解成一个核心机构或者是政府机构的管理,而应该是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各个利益相关者构成网络,包括国际上各个政府、各个公司,甚至包括国内的互联网企业、消费者等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治理形态,这种治理形态不应该是一个中心的,甚至都不一定是多中心,应该是网络化的治理。 

像上海滴滴这样的事情,上海是政府和滴滴平台之间合作,这就是网络化治理的尝试,不是全部交给滴滴,也不是政府把滴滴管起来而是合作,这是网络化治理形态。这与前面讲的云端等等都是一脉相承,现在的理念已不是原来那种金字塔式科层制的东西。

结语

12.png

我们都在想未来的事,我们在什么地方?大转型时期每天一觉醒来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到哪里去?好在行者无疆、大道直行,我们能够预见到一些事情,以终为始,规划我们的行动。好在一切都还不晚,互联网刚刚开始。我们搞了十多年电子商务,发现电子商务才刚刚开始。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段话,这是我特别喜欢的话,托夫勒上世纪80年代提出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农业时代,第二次浪潮工业时代,第三次浪潮是信息时代。他在《再造新文明》一书中提到,多数人在想到未来时,总觉得他们所熟知的世界将永远延续下去,他们难以想象自己去过一种真正不同的生活,更别说接受另一个崭新的文明,我们是旧文明的最后一代、新文明的第一代。

问答环节

提问1:我们三位是从江西飞过来听您的分享会,我是江西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想请问您对青年创业方面有什么想法,对未来发展走向是什么样的观点和态度。

梁春晓:我想谈的第一个观点是,大转型时期,方向感最重要。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非常热,但是我自己比较冷静。创业本身就是一件风险偏好型的选择。我们不可能想象双创有很高的成功率,如果成功率很高,就不叫创业了。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看到整个形势的大变化,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东西,创业的事情往往是为3-5年后做准备。所以方向感非常重要。 

我们往往在大转型时晕头转向,不知道往前走还是往后走。大转型时期搞得不好,你就进到了“过去”。搞得不好,你就退向了“未来”。我们要看得远一点,要看到后天,因为明天的东西是今天的改良,而改良最后的结果是一定要被打碎。 

举个例子,2009年阿里巴巴云计算成立。为什么阿里在那时下那么大的决心做这件事情?那时候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看到云计算的重要性。这是阿里“终局判断”的结果。    

阿里在2008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终局判断,第一个终局判断:未来云计算会成为一种公共计算设施。这个终局判断其中一个启发就是100年前的电力。100年前爱迪生的年代,一个学校一个发电车间,一个小镇一个发电车间,这就跟好多单位有自己的服务器和计算中心一样,后来爱迪生的助理感觉太浪费,提出了中央电厂的概念,中央电厂再加上电网,就是现在的基础。 

第二个终局判断:未来一切商业活动都是围绕消费者展开和设计。这导致阿里巴巴整个战略重心的转变。淘宝面向消费者,我们觉得这里是动力的根源,一定时候会带动B2B。 

我特别希望创业者能够对未来一些趋势有充分的把握。一下看清楚不可能,这是滚动式的东西,今年是一个样,明年可能又有新的变化。如果看不清,我们就会沉溺于现在,没准明天就没了。每个领域里都会有他的创业机会,包括基础设施、数据、结构等等,这些新的东西都需要人来建构。 

我的第二个观点是,我真的不相信有哪一个创业大师能够具体为创业者指导。所有创业者的决定都是他自己做出来的,因为他的环境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我们在面向未来创业时,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视野要打开。当年如果说马云不是一个偶然机会跑到美国西雅图,知道了互联网这个事,他一个外语老师怎么会搞电子商务?    

提问2:我前两天参加了阿里的大会,阿里发布了很多产品。因为阿里线上很强。现在很多人创业做纯线上,但是,纯线上流量竞争很激烈,机会也不大。线下也很难。所以怎么做好线上线下相结合?您觉得线上线下结合中,线上重要?还是线下更重要?线上线下结合做得不好的话,死亡的点是什么?“坑”在哪里? 

梁春晓:我不认为现在有哪一个可行的成功的O2O模式。据我对互联网这么多年的观察,往往一个东西在中国要搞成,基本上要搞两波,成功是在第二波才开始起来。物联网十年前就有了,但是十年前的一波几乎全倒了。淘宝在2003年之前还有一个雅宝,你们都没听说过,早就无影无踪了。互联网金融两年前开始做,我说真正互联网金融还要几年以后,现在还是第一波尝试。O2O这一波,我估计也许2-3年后可能出现,但是现在属于摸索阶段。迄今为止,大家对线上线下怎么结合还没有找到特别好的方式,我们也在不断的观察。我建议不要轻易地锁定在某一个所谓的O2O模式上。 

如果说有哪些坑,最大的坑就是相信已经找到了一个什么模式。目前,线下有一套信用体系,线上有一套信用体系,但是现在的体系是分离的。这就导致整个管理成本会非常高。 

如果说自己有办法把短版补起来,这也许是一个机会。比如说线上线下基础的东西打通,也许这本身就是一个机会。比如说有一个人在淘宝开店做了多少皇冠,但是线下什么都没有。还有的在线下是非常好的店,但是到淘宝还要重头干起,信用要重头积累,这是很不合理的事情。这件事情迟早会打通。 

提问3:我想问两个问题。各地都在创建所谓的全要素创业环境,您认为什么样的全要素创业环境对创客团队来说更好?第二个问题,关于知识转化生产力以及共享经济,想听您的见解。 

梁春晓:我不太了解“全要素创业环境”,我猜可能是把各种要素集中在园区,要钱有钱,要服务有服务等这样的含义。 

我可以分析一下电子商务园区。2012年时全国电子商务园区还不到20个,现在已经1000多个了。发展速度非常之快。我们所说的电子商务园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园区,更不是以租房子为盈利手段或者是创造价值的园区,我们把其定义为集成化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做得比较好的电子商务园区都有特别完整的一套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我在里面做电子商务需要店铺、装修、物流、快递、支付,需要各种软件服务,甚至淘女郎、拍照片,培训、交流等等,全部都齐全。融资就不用说了,阿里本身可以在淘宝融资,是完整的一套服务体系。 

它也是完备的电子商务生态体系,一方面是服务商,一方面是网商,彼此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促进的结果。为什么大家愿意到园区里去,因为园区里可以一站式获取所有的服务。同样,服务商为什么愿意过去,因为可以获取规模化的用户群体,这里可能一下子有几百个几十个客户。 

另外一方面,它也是孵化器。原来新经济分散在各个地方,政府不好鉴定,不好支持。现在电子商务园区成为政策的支持载体,只要入园,政府就给税收、补贴等支持。电子商务园区现在也在和创客结合起来,好多地方开始有自己的创客空间,无论是服务产品还是制造性产品都可以做。 

淘宝村其实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园区,是自然形成的园区。他们的服务商自发形成,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服务商就去了。这个过程最终要通过很丰富的生态体系完成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当这些服务商集中起来,对服务商本身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我们看到好多园区的服务体系成为当地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其好处在于不仅可以帮助网商完成服务,同时可以帮助当地其他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这是非常重要的。 

淘宝上你们可以看到很多品牌服装,好多品牌不是自己运营的,他是代运营服务商运营的。现在好多传统企业想上网转型升级,他没有自己的团队,没有自己的能力,或者说组织内部做这件事情很难。现在传统企业转型很难,所以采用外包形式完成互联网转型,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园区里的服务商扮演了支撑转型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完备服务体系和生态系统非常重要。 

第二个问题,我自己的体会是这样的,还是刚才那句话,没有人能给你具体的指导。我所能做到的是把我看到的告诉你,你看到这个角度,我看到这个角度,各种角度加在一起,视野就宽了,视野宽了做决策就会好一些,成功几率会更高一些。 

而且交流特别重要。上海网上俱乐部有1000多个会员,发展非常好,他的会员规模在1千万以上,目标是帮会员从1千万做到1亿。淘宝上几百万个网商店铺,你会发现对网商最有用的课不是我这种,而是网商彼此之间的分享,尤其是做得比较好的网商讲课,他们是最重要的。他们知道痛点在哪一个地方,讲得特别管用,所以网商俱乐部每年开会的人非常多。这种交流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