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专栏
  • 汪向东
当前位置>>论坛成员>>研究观点
涉农电子商务与西部大开发
发表时间:2015-03-12 12:23:58 作者: 汪向东

这个题目是论坛组织者出的,我觉得出题的人真是有战略眼光。

我们知道,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酝酿、2000年提出,到现在已经历了近3个五年计划的时间。而这15年,也正是我国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边缘到主流的15年。15年前,阿里巴巴才刚刚创建,京东也刚成立1年,当时还在线下代理光磁产品,过了5年后,到2004年才转战到线上。

15年后的今天,在我国,电子商务主流化大势已成。7月初杭州“县域峰会”和近来多个电商平台纷纷到农村刷墙,标志着县域电子商务和涉农电子商务正在进入全面引爆期。县域电子商务的引爆表明,我国电子商务主流化趋势,不仅由城及乡发展,而且由东及西蔓延,更重要的,不仅体现在其影响的广度上,而且体现在深度或高度上:电子商务已不再仅仅是多卖几件产品的局部或枝节的事情,而是越来越与“三农”、就业、扶贫、民生、经济转型、公共支出乃至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或地方的中心工作相关,越来越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正因此,15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在战略层面上把电子商务与西部大开发放在一起讨论,或者说,现在到了将电子商务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的时候!

这里,我想围绕电子商务尤其涉农电商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重点从战略目标、发展理念、政策导向、措施建议四个方面分享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战略目标

必须肯定,在我国西部地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不仅完全符合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而且可以有力地助推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实现。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初衷所在。东西部发展差距体现在诸多方面。在现今网络时代,地区数字鸿沟既是东西部经济文化差距的反映和结果,又会对未来地区发展进程和相对发展差距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必须缩小地区数字鸿沟,必须加快西部电子商务的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目标。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我国的全面小康。而地区差距更多体现在城乡差距,最终落脚在“三农”。东部地区涉农电子商务的成功实践,同样可以适用于西部地区,涉农电子商务在西部同样可以在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转型上大有作为,电子商务扶贫在西部更有用武之地。

--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整体战略目标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生态建设的内容当然十分丰富,从本文讨论涉农电子商务的角度看,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的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农业、文化创意农业等等,都必须借力信息化,电子商务不仅有助于上述农业新业态的市场对接,更是其价值发掘的必须。

--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目标诉求之一。在加快西部市场的商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尤其是摆脱工业化时期商业基础设施发展的传统路径上,以电子商务新型商业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应成为信息化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而电子商务因其本身具有打破时空界限的特点,更应成为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优先选项。

二、发展理念

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用新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实践。西部大开发理念的更新,集中体现在“转”与“跨”上。我们从西部大开发的理念更新,可以看到西部电子商务发展的着力方向。

“转”是转型,即发展方式的转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西部大开发要变资源导向为市场导向。如前所述,电子商务正在主流化,西部大开发的“市场导向”如果离开电子商务,离开线上市场的导向,它不仅是不完整的,而且还会因此片面性丢失掉最重要的“导航”信息。

去年,麦肯锡曾发表过一份题为《中国网络零售革命:线上购物助推经济增长》的研究报告,分析了我国网络零售的市场影响,指出从全国整体来看,61%是对线下交易的替代,39%是激发出的新消费需求;而对于线下商业设施较不发达的三、四线城市,这个“四六开”的比例是反过来的,即43%是对线下的替代,57%是新增需求导致的交易。

这一现象的启示在于,线下商业基础设施发展越是滞后的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激发新市场需求的作用越突出,从而,线上市场对本地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也会越大。因此,西部大开发,尤其西部更多欠发达的县域,要按市场导向部署本地发展,就不能忽视电子商务市场的“导航”作用。未来,随着西部地区电子商务占比越来越大,这种线上市场的“导航”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跨”是跨越,即发展方式上的超越。中央对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方式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就是要摆脱以往传统工业化的老路,不要再拚资源、拚消耗、单纯追求工业化带来的GDP增长,而要努力走出一条市场导向、知识经济、生态环境友好的跨越式发展的新路。

本月初,我们在同处西部地区的贵州省铜仁市调研,当地主要领导同志对此有自己的理解和说法,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认为,西部大开发在发展方式上,必须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战略作用,电子商务助力西部大开发,不是“弯道超车”,而是“另辟蹊径”。这是我听到过的关于以电子商务实现西部发展方式“转”与“跨”的最精辟的见解!

西部大开发,要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须经产业发展方可实现。对此,电子商务的“导航”作用如何?我们不妨从西部地区“电子商务逆差”中获得启示。

2014年初,阿里研究院新发布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aEDI)”,依据各地在阿里平台上的交易数据,除了可将特定县市区电子商务发展在本省内和全国的排名及其变化反映出来,还可以量化地反映出特定地区网上购买和网上销售的相对水平。从而,这产生了一个新概念,叫作地区“电子商务顺差/逆差”。从阿里研究院已经发布的研究结果看,绝大多数西部地区的县市区电子商务状况,是线上购买大于销售,换句话说,是逆差,而非顺差。其中,两个地区电子商务逆差最大的省,一个是贵州,一个就是甘肃。

我们知道,从国际贸易延伸出来,有一个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战略,叫作“进口替代”。同样,西部地区电子商务逆差信息中,蕴含着西部各地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极为重要的“导航”所需的信息:

一方面,网购,反映的是本地的市场需求,特别是本地一直存在的被线下商业基础设施欠发达所抑制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网销,反映的是本地的产业优势,电子商务打破时空局限可以让本地的产业优势在更广的范围内发挥出来。逆差,反映的是本地的市场潜力、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结构转型的可能,可以为当地政府和市场主体的决策提供备选空间;而选择,则需要加入政策变量,反映基于市场规律之上的政策导向,在可能的备选空间中选择最优方案。

三、政策导向

在以往15年的实践探索中,围绕西部大开发,国家和地方形成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如前所述,这既为西部各地选择自己最优发展方案提出要求;另一方面,也为西部电子商务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在已经确立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中,我们不妨选择与电子商务发展关系更为密切的若干内容,做简要讨论。

1、西部大开发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考虑到东西部地区存在数字鸿沟的客观现实,为缩小西部地区目前严重的电子商务逆差,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带动作用,须在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发展涉农电子商务,其实更需要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议摆在重要的地位;

2、西部大开发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为此,更应该把生态友好型的涉农电子商务,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一般来说,在传统工业化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反而更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资源中,蕴含着特有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些需要通过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电子商务,将其中蕴藏的价值发掘出来,对接更广阔的市场加以实现;

3、 西部大开发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关键--前面围绕地区电子商务逆差问题对此已有讨论。这里想再重申一点,根据东部率先发展涉农电子商务地区的成功经验,西部通过大力发展涉农电子商务,同样可以有效助力本地特色产业的开发,助力西部经济结构的调整。

4、西部大开发要以科技进步、培养人才为保障--我们在西部调研的过程中,问及制约西部涉农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听到最普遍的反映就是缺乏技术支撑、缺乏电子商务人才。西部地区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特别是涉农电子商务,就必须克服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各种软要素的开发,必须千方百计解决人才问题。

5、西部大开发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涉农电子商务领域存在的最主要的机制体制问题,就是政府体系与市场体系的各自为战,在这一点上,东西部其实并无多大的区别。因此,西部其实有同样的机会,以改革开放为动力,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在政府体系与市场体系的力量整合上率先探索,后来居上;

6、西部大开发要以繁荣经济、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的电子商务,就要相信市场、相信草根、相信互联网的赋能,并为此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旦西部有越来越多的市场应用主体,在电子商务中获得了创业发展、脱贫致富的能力,并从中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电子商务助力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局面才能真正打开,涉农电子商务的星火燎原才能真正实现。

四、措施建议

沿着上述战略目标、发展理念、政策导向的逻辑,我们这里重点就以下方面,提出措施建议:

1、在以涉农电子商务助力西部大开发的基本策略上,既要抓住机遇、顺应天时,又要因地制宜,持之以恒。以信息化促另“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电子商务助力西部大开发,需要不拘一格,顺势而为;

2、在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抓住国家试点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的机会,充分发挥已有的市场化大平台的作用,以可交易、可增收的电子商务为依托,扎扎实实地打好涉农电子商务的基础;各地建设中的电子商务园区,要坚持实效导向,软硬基础设施并重,营造好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公共服务良好环境;

3、在以生态目标指导经济结构调整上,尤其在积极承接东部和国外产业转移的时候,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包括以此原则审视地区电子商务逆差的产业发展“导航”信息,指导涉农电子商务产业调整的策略选择;

4、在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上,建议高度重视第一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涉农电子商务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以“三品一标”产品为基础,结合地方人文景观发展生态旅游、特色休闲体验、少数民族文化观光等,以电子商务实现其市场认知和价值发掘;

5、在人力资源开发上,要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级各类资源,广泛持久地开展电子商务培训。要坚持效益牵引,重视示范引导,广泛撒播电子商务的“神火”。政府可采取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与公益性和]市场化的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本地电子商务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

6、在推动科技进步上,要围绕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难点和迫切需要,优先引进和开发先进技术,求得应用上的率先突破。比如,要通过电子商务发掘西部生态农业的价值,必须解决农产品产地溯源问题。为此,我们特意邀请中国电子商会农业物联网业应用实验室侯主任到会,请她为大家介绍相关的情况。

7、在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上,我们一再强调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的“上下结合”和政府已建成的信息化系统如何“接地气”的问题。建议西部各地政府在决定引入涉农电子商务产业之初,就能与市场化主体、特别是平台企业一起共同做好合作机制设计;

8、在民生为本、共同富裕方面,特别建议西部地区能将电子商务纳入本地扶贫战略、主流的扶贫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我们欣喜地看到成县、陇南在电子商务扶贫上不断有新的实践,看到贵州铜仁积极探索将精准扶贫、产业开发与电子商务结合。在电商扶贫探索中,我们推荐通过跨界合作、社会创新,共同着力营造“渔场”以便让扶贫对象有“鱼”可“渔”的做法;

9、在区域合作上,建议涉农电子商务相对后发的西部地区,借鉴去年“陇南电商东部行”的经验,能够走出去,到东部那些涉农电子商务起步较早、发展较好的地区看一看,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理念与做法。另外,还要请进来。通过东西部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快西部地区涉农电子商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