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专栏
  • 张新红
当前位置>>论坛成员>>研究观点
中国信息经济发展的8个驱动力
发表时间:2016-02-16 17:19:29 作者: 张新红

信息社会50论坛执行主席、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在2016年1月14日“《中国信息年鉴》创刊15周年暨十三五信息化趋势研讨会”上做主题发言。本文根据现场速记资料整理,略有调整。

各位来宾、各位新老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站在这里发言确实有些激动。因为大家知道,《中国信息年鉴》创刊已有十五周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主编换了好几届,但执行主编基本上没有动,那就是本人。所以我要特别感谢大家多年来对国家信息中心、对《中国信息年鉴》工作的大力支持。快到春节了,在这个时候还能有这么多朋友来参加今天的会议,我想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个产品、这个平台从一开始就是大家共同打造、共同拥有的,出于对它的关心和厚爱。另一方面就像刚才杜平主任和主持人讲到的,现在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发展到了一个节骨眼上,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

我接到的任务是谈一下十三五中国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前一阶段我所在的信息化研究部参与了一些中央网信办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十三五信息化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但我今天想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些个人的独立思考,重点谈一个基本判断和8个驱动力,希望对大家研究和把握未来几年信息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趋势有所帮助。

一个基本判断

谈十三五信息化发展绕不开互联网+,如果离开互联网+,十三五信息化路子可能就走歪了。我的一个基本判断就是:互联网+是新阶段新常态下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它将推动中国信息化进入全面融合加速创新的新阶段,推动中国跑步进入信息社会。

这里面有两个词,一个是新常态,一个是新阶段。

关于新常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已经有基本明确的解释,比如速度、结构、动力的变化等等。那么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应该怎么理解?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信息化将成为化解三大困境和三大矛盾的金钥匙。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困境:中等收入陷阱、人才红利消失和资源环境约束。要走出这三个困境用原来的办法已经不灵了,必须要用新的方法。新的方法就是创新,而创新最主要的就是信息化,要用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升级。

在转型过程中,我们还将面临三个基本矛盾:第一个就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冲动与支撑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第二个就是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第三个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生产力与传统工业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几个基本矛盾可能是未来五年甚至十年必须要正确对待的问题。化解这三个矛盾用传统的办法也不灵了,也得靠信息化。

对于如何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新阶段,我也有一个看法:信息化将成为多种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现在中国正处于一个多重转型的交汇期,多种转型正好赶在这么一个阶段里面重合在一起了。比如说经济发展阶段要转型,要从中高收入向高收入水平阶段转型。如果能在2020年或者2022年前后实现人均GDP 1.4万美元,我们就有可能顺利渡过中等收入陷阱。我们的增长方式也要转型,以前主要靠要素投入,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现在面临新的局势,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很困难,将来要主要靠创新来驱动。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态也要转型,要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要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此外,治理模式和治理体系也要面临转型,要从原来的管理型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和多方协同治理方式转变。每一种转型都将面对利益的再调整,所以每一种转型实际上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么多的转型叠加在一起的时候结果会怎么样呢?那当然就是非常的痛苦,我们称之为转型期镇痛。这也许是今后五年或者是十年我们必须经历的过程。化解或者缓解这一阵痛的出路在哪里?信息化绝对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十三五信息化发展的8个驱动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今天谈信息化发展趋势可能与平时大家看到的预测分析不一样。我重点介绍信息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的八个驱动力。个人觉得如果能理解并把握好这些驱动力,我们就可能会从中抓住很多发展的机遇,就能够有利于化解上述这些矛盾,有利于缓解转型期的这种镇痛,让我们走的更顺畅一些。

第一个驱动力:信息化。信息化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大家知道,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信息技术及其创新应用好像一夜之间突然迸发出来,就像复杂科学研究里面的一个词叫“涌现”。比如说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智能机器人、3D打印、虚拟现实等等,好像突然间的事,一下子都火起来了。其实这些技术早在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都已经存在,为什么这个时候突然间爆发了呢?我想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技术发展本身有一个沉默期,从产生到真正发挥重要作用需要有一个过程,到了这个时候正好已经度过了沉默期,信息技术本身已经成熟了。其次人们对这些技术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有所提高了,知道这些技术能够能帮我们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第三个原因就是经济危机本身,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人类发展历史,任何一次大的经济危机之后,往往紧接着就会伴随着一系列技术创新的迸发,这次也不例外。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需求忽然间就增强了,各个国家都想尽快走出危机。比如说IBM提出可以搞智慧地球,奥巴马马上就批准了。更重要的是,现代信息技术还在孕育新的重大突破,后面可能有更多的新技术、新应用出现。这对于中国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决不能轻易放过。更何况中国抓住这个机遇是最有条件的,我们是全球第一网民大国,这也是新的人口红利,一般的国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第二个驱动力:网络化。网络化将会促进中国走向全面融合。这里面影响比最大的就是互联网+。前几天参加关于一个互联网+的政策研讨会,认真听了来自产业界、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专家领导的讨论,我觉得现在看来关于互联网+的理论与政策似乎已经不需要再讨论了,需要的是下决心付诸行动。关于互联网+这里再简单补充几个基本观点。一是做互联网+的时候,一定不能只考虑互联网。互联网只是代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一部分,它指的应该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总和才对。所有的技术都要考虑进去,包括前面提到的云物移大智等等。二是在做互联网+的时候要全属性的去考虑。比如说以互联网为例,它的属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已经非常丰富了。大家已经明白,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工具,不仅仅是一个网络,也不仅仅是渠道和基础设施,它还是媒体,是一个产业,是一个经济体,是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等,也有人说是一种新的疆域……这些都是互联网属性,你不能说哪个对或者不对,你做互联网+的时候必须要把这些属性全部考虑进去。光互联网的技术就这么多的属性,其他的信息技术也会有同样多的属性,都要考虑清楚,尽可能的挖掘出来。三是往什么地方去加?当然是往实体企业、传统产业去加。但这还不够,加的时候要考全要素和全流程。不管是某一个企业还是整个产业,你必须把它的直接要素和间接要素都找出来,同时考虑到这些要素变化的全过程、全流程、全环节,看一下上述这些技术和及其属性在哪一块能够促进补足短板、解决痛点。现在有一种提法叫积木式创新,你把所有的技术、所有的属性与所有的要素和环节对接的时候,会突然发现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所谓独角兽企业,所谓成功的IT企业,往往就是把某一个技术与某一个环节、某一个痛点结合起来了,成功地解决了一些难题。这里列出来一个公式,就是:全面融合=(全技术+全属性)*(全要素+全流程)。这样的结果将来会促进真正的全面融合的实现。全面融合可能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个是网络融合。将来所有的网络会融合在一起,包括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也包括数据互联网和产业的联网的融合,以及政务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网之间的融合。第二个是技术融合。将来可能会很难分清楚我们采用的是工业技术还是信息技术技术之间也在融合。第三个是数据融合。一个行业发展可能需要很多个行业数据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第四个是虚实融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两化融合,智能硬件产品都是属于这个领域里的。第五个是产业融合。将来可能很难区分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未来可能不存在所谓的传统产业,传统产业这个提法可能会消失,产业之间的界限会非常的模糊。第六个是产消融合。由于分享经济发展,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将会非常模糊,人人都可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第三个驱动力:数据化。数据将驱动决策与行动。由于大数据发展,我们将来所有的决策、所有的行动可能都有数据作为基础,靠数据来驱动。这里列出了大数据对于一个企业发挥的作用,包括产品推介、产品设计、广告投放、趋势预测、产品定价、客户忠诚度预测、外部形势分析、生命周期管理、绩效考虑等等。用数据驱动以前我还不是特别理解,后来我发现何止是企业,我们每个人的行动也都是用数据来驱动的。比如,我们今天为什么坐在这里?你收到信息,接了电话,查了地图,这些不都是数据驱动的吗?将来这个趋势会更加明显。

因时间有限,后面几个趋势只能简单的说一下了。

第四个驱动力:智能化。智能化将来会成为制造业提升的核心。不管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产业互联网、中国的智能制造2025还是日本的机器人计划,基本上都是把重心放在智能化,智能化会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核心。

第五个驱动力:服务化。服务将成为真正的价值源泉。现在的制造产业里面,它的产品的价值部分占了60-70%,但是未来服务的部分将会占到90%以上。以前的经营重点是产品销售,产品卖完收到款也就完事了。将来的服务将是重点,产品卖出去之后的服务才是最赚钱的。你的产品将来可能是免费的,但是后续的服务将是增值的,这将是完全不一样的发展模式。

第六个驱动力:社会化。社会化会成为企业和机构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力机制。社会化是从社会媒体的概念引申出来的,强调要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为自身的发展服务。

第七个驱动力:生态化。在一个生态化的企业和组织中,文化的作用将会更加的突出。这个生态化实际上把生态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应用于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将来会更注重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圈,所有跟你有关系的人都将与你形成共赢共生的状态,这与以前将的产业链、价值链会有很大不同。

第八个驱动力:平台化。将来所有的企业可能都将是平台型的企业,你要么自身成为平台型企业,要么加入到平台里面去,通过平台整合利用各种资源,获得共赢发展。这里面共享经济会成为其中最耀眼的明星。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顶多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将直接或间接与共享经济或者说分享经济相关联。共享会使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会使我们所有人类的福祉最大化。

以上给大家分享了关于信息化发展趋势的一些初步思考,不一定正确,仅供大家参考。

最后做一个简单的小结,三句话:信息社会已经来临,要么适应,要么被适应;怎么认识就怎么行动;现在的行动决定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