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专栏
  • 段永朝
当前位置>>论坛成员>>研究观点
互联网改变我们对世界的基本假设
发表时间:2016-03-23 16:41:47 作者: 段永朝

1.互联网是一种史观

关于互联网的说法已经很多,每个人都已经很熟悉互联网。那么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总结,或者概括一下互联网的精髓到底是什么?我今天的体会就是,互联网是一种史观,互联网它将会改变我们对历史的看法,改变我们的史观,而这个史观还不是短暂的技术发展史,社会发展史,这个史观是大历史。基于这样的大历史,我们怎么样对这个世界重新构想,重新想象。

2012年之前,关于互联网,关于未来世界,我们满耳朵听到的就是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他们是扮演这个世界先知先觉者的角色,他们不停地拿着关于未来的洞察,自己睿智的见解想说服很多人:你们赶快觉醒吧,跟我们一起到未来的伟大世界!2012年之前状况就是如此,谷歌诞生于1998年,脸书诞生于2004年,中国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诞生于上个世纪末,这些伟大的先行者,他都在告诉我们:世界要变,你们赶快觉醒,赶快跟我们走。所以你仔细总结一下过去10多年的互联网发展历程,充斥就是这样的声音,跟我来,我已经看到了,我已经知道了,跟我来。马云不是说过这么一句话吗?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来改变银行。

但是2012年之后,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什么深刻的变化?先行者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有同行者,每一个人都不能游离于这个世界的洪流之外,不管你是政府的监管机构,你是第三方公益组织,不管你从事媒体、制造业还是电信银行业,你已经不可能脱离于这个世界之外。今天的70亿人口中,30亿人在互联网上,中国的互联网人口超过一半,13亿人口有一半都在互联网上,所以每个人都不能超脱于这个时代之外。但是不能超脱于这个时代之外,如果这个世界依然是先行者如此众多,这个时候我们会感到焦虑、恐慌。所以我说,放心,我们今天是一个同行者的时代。

脸书出来邀请大家变成朋友关系,腾讯微信发红包让大家集体狂欢。我们已经变成了所有人都能参与,都有卷入感代入感的时代,你就是其中的一员。

所以,借用马克思这样的话,叫“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当然马克思说这句话他是分析资产、土地、劳动力、生产关系的变化讲的一句话,放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依然贴切。这个一切坚固的东西指的是什么?工作制度、组织制度、监管制度、国际政治、国际贸易、生活、家庭、教育、医疗保健甚至包括宗教,所有这些过去我们都认为无可厚非,既成事实,所有我们这些都耳熟能详我们都不假思索地接受认可的东西,今天都出现了裂缝,出现了游离,为什么?就是因为过去的思想的建筑物,在忽然倒塌,思想建筑物下面的地基在松动,土壤在流失,这个世界正处于分崩离析,瓦解和不停地建构,同时存在的历史进程中。

2. 互联网改变我们对世界的基本假设

我们已经知道互联网改变了很多,改变我们的购物习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孩子们学习的方式,改变一个企业的组织方式。但是我还是要问,互联网到底改变了什么?互联网改变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基本假设。

托马斯库恩在1965年的一本书《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一个概念:范式转移。范式转移说的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基本假设将会发生变化;而不是这个世界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那是入口之争。这个世界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像说,我要盖一个什么大楼那是入口之争,你把它盖成一个八角形,五角性,五层楼、八层楼,吊脚楼,那是一个入口之争;你用新材料,可呼吸的材料,太阳能材料依然入口之争。范式转移就是,我们想问这么一个问题,人干吗要住到楼里?这是范式转移。人可不可以不住在楼里而居住?这是范式转移。这是过去我们认为铁定的,这还用说吗?

比如说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之后有三大假设:第一假设是,资源是稀缺的;第二假设是,人是自私的;第三假设是,人需要运用自己的理性。但是互联网让这三点哪一条都站不住脚,而且越来越站不住脚。资源是稀缺的,相对谁而言?李世石专业9段,一辈子需要打多少谱,我没有算过,我也没看过,1万张谱够吗?2万可以吗?可以,做5万小时的训练,可以。但阿法狗呢?3千万个棋谱,多少个小时?从它战完第一局到第二局,3月9号到3月10号,第一局战完到第二局只有24小时的时间,请问一下,这24小时以内李世石棋艺可以长多少呢?他作为一个人,他不吃不睡,他的棋艺可以长多少呢?但是阿法狗,它当然不吃不睡,它可以长多少?你可以想象一下。

所以,范式转移资源稀缺站不住脚。自私就更站不住,自私就是假设人都是利己,最近很多的科学证据,不管是考古学、人类学的,还是基因的证据,都证明自私并非是人独一无二的排他性的基本特征,自私当然是一个特征,但是我们更想问,自私的前面是什么?所以,美国的社会生物学家威尔森和哈佛大学的教授诺瓦克,他们都在用一生的精力来研究在人的合作,人与人之间的的合作是不是一种刻写到基因里面的基本属性。这个结论已经越来越被人认可,人的天生中是有合作的倾向,关于这个世界的基本假设发生了变化。

第三个就是理性。在我们的应试教育之下,在我们的这么多年的教育和养育和摧残下,我们很不幸沾染了非此即彼的两分法,一种思维模式。大家打交道的时候经常有这样一个口头禅,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后面有一个坚定信仰就是,不是你对就是我对;咱们总有一个人是对的,说嘛。两口子吵架也是这样,也要相信这个事情总有一个真相。就是因为我们坚定地有一个潜在的信仰,就是理性致胜。我这里不是批评理性,不要忘了我那个公式——“对,但是不够!”理性还是有用的,但是唯理性主义这个就有问题。所以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统统有问题,否则他不能解释这些新的经济形态,优步、滴滴、AIRBNB。所以我们要思考,到底改变什么?我这里有两个词,叫“认知与行为”,这个是我认为互联网改变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以我一点粗浅的看法,我认为这两个词相当重要,认知与行为。

今天我们讲认知是什么?认知说的是相互作用,认知强调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并不事先假设主体和客体一定是什么,他看中的是关系,看中的相互作用,看中的是刺激、反应的迭代,这个就是互联网精神。

那么认知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行为,要在行为中呈现出来你认知的结果,在行为中再反过来塑造你的大脑认知。所以我们说教育孩子,教育成年人,你不要去跟他讲道理,要让他做游戏,做游戏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他体验,让他在自己的行为改善中,体验到那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背后力,而不是灌给他一个公式,让他去套公式,左转、右转,一个开车的人就知道,旁边坐这么一个人你会发火的。但是真正的一个熟练的人,他自己会行为认知,会不停地矫正,它是一个闭环。

所以互联网让这种认知和行为之间的彼此影响,彼此塑造,特别要注意,这里面没有一个先入为主的东西,行为和认知的相互塑造和相互影响,变得越来越可能,变得越来越好玩。阿法狗赢了就是因为他有深度学习的本领。

所以我要提到一个东西,叫认知科学的诞生。1978年美国的斯隆基金会发表了一个斯隆报告,这个斯隆报告迄今为止都是非常重要的经典文献。它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六角形,这样的图形上面只列了六个学科,并且学科之间有交叉。他认为跟认知密切相关的是这六大学科,这六大学科的摆放位置也很有关系。神经科学是BES(音)是基础,不是哲学是BES。如果东方文化的一个老师来画的话,他很容易把老子的道划在最下面,这个就是差异。神经科学在过去30年里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流派之间的争论。

然后在它的右边是计算科学和心理学,计算科学就是以计算机、互联网、软件技术、大数据等等。上面是心理学,右边人类学和语言学,再上面是哲学。那么这些交叉为这样11个学科,这是当年报告中提出来,当然今天已经远远超过这11个学科。

下面这个LOGO是1979成立的美国认知科学协会的标志,这个标志就沿用了斯隆报告的六角形,但是增加了一个纬度叫教育。所以,我对这份报告真的是钦佩有加,这个叫洞察力,在1978年的一批有识之士,跨学科的学者们已经看到未来是关乎人们的认知。这一年比托夫勒写他的第三次浪潮要早两年。

3.互联网是我们命运共同体的最好土壤

但是实际上我关于互联网讲有三句话:

第一叫千年大事;互联网千年大事,所以它的史观很重要。第二,互联网让我们学会拥抱一种不确定性的生活,面对不确定性的生活,而不是那种痴迷于确定性;面对不确定性就是意味着我们将会进入一种多种可能的生活,我们要拥抱生活的美感就在于他有丰富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一个充满必然性的世界是丑陋的。第三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定要接受一种挑战,这个是一个悖谬丛生的世界。所以我们呼喊,精神分裂症的春天到了,相信他一定会来。

新的文明在涌现,所以有两个词,第一,IMMERSION(卷入),第二EMERGENCE(冒出来)。这个就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一种共同的生存状态,命运共同体。我认为互联网正是这样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最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