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坛研究成果 详细内容
[专题研讨]“信息时代的经济理论发展”研讨会
发表时间:2015-04-16 14:26:29 作者: 管理员

【按】2015年2月28日,信息社会50人论坛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信息时代的经济理论发展”在北京大学朗润园召开。围绕信息时代对经济学理论提出的挑战、信息时代经济学的完善与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演讲嘉宾:

1,薛兆丰,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2,汪丁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东北财经大学行为与社会跨学科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

3,陈  禹,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科学实验室主任

4,姜奇平,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室主任

5,韩小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6,张维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市场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

7,卢  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8,张居衍,阿里巴巴资深专家,经济学博士,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教授

9,杨培芳,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教授级高工

核心观点:

薛兆丰:信息技术无疑颠覆了经济和社会的诸多形态和规则,但并没有颠覆经济学原理。其根本原因,在 于经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行为规律的学科,只要人的本性没有发生改变,经济学的洞见和教训就 仍然有效。“传统经济学已经失效”是一种夸张的、基本建立在对经济学曲解上的说法。他认为不能简单粗暴地把不同观点归类为“工业时代的观点”和“互联网时代的观点”,然后斥责前者 过时,应谦虚地学习和研究两个问题:(1)在新的技术格局下,会形成怎样的新的商业模式,(2)我们应该采用何种生产和商业模式,并配以何种政府监管和规制,才能更好地满足亘古不变 的人的需求和人的问题。

汪丁丁:比较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经济学发展的不同外部社会环境与内在机理,梳理了信息 经济学范式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信息时代在工业时代的基础上展现了自己的三个特征:一是量身定制加上规模收益递增。二是由企业家活动来填补网络结构的结构洞。三是社会资本的网络局部性问题。上述三类现象引出了信息社会经济学家需要解决的三个主要命题。其一,收益递增的问题。它是由时任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主席的扬艾伦(A. Young)在1928年的演说中提出的。其二,为观念定价的问题。这当然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因为为观念竞价在操作机制上难以实现。上世纪90年代曾有文章对此进行了介绍,直到现在还有学者在进行孜孜不倦的研究。其三,存量经济学的问题。目前所有的经济学原理都不分析存量,只是分析流量,但存量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近年来被广泛引入经济模型的人力资本存量就是存量经济学所关注的变量。

陈 禹:作为近代科学的一个重要部分,经济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是毫无疑义的。正像许多经济史的专家所 指出的,这是人类对于社会认识的重大进步,在整个文明进步中所起的推动作用,与技术进步所 起的作用相比毫不逊色。但是和任何时代的科学一样。亚当﹒斯密开创的近代经济科学,也不可 避免地受到当时当地的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带有某种缺陷和偏颇。特别是在人类的眼界扩大、社 会经济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的时候,这种不足之处就会使得理论与实际的距离越来越大,必须加 以修正或补充,甚至重构。从我们现有的认识来理解,这主要就是:对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估计不足,在上述的这些议题中,过分地简单化、绝对化,从而和今天的现实偏离越来越远。因此建 议,关注和研究复杂性研究的理念和方法,从克服简单化、绝对化的传统思维入手,对于经济科 学的研究和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我们相信,这样的研究将会有利于经济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以回答当今社会对于经济科学的期待和要求。

姜奇平:一:工业经济与信息经济存在系统的范式上的区别,以数量和品种为范式的参照系,彼此互为特 例与通则。二:工业经济与信息经济在均衡价格上,相差一个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差,这个差在宏观上对应的是质量、创新驱动与信息化。三:工业经济与信息经济生产率区别在于,信息经济可能从多样性成本不经济,转向多样性成本经济。研究工业经济与信息经济间质的差别,需要关注和研究复杂性的理念和方法。需要推动传统经济学从简单性范式向复杂性范式转型升级,优化结构,具体来说,要把复杂性范式落地为实证的多样性均衡维度入手,结合实践进行深入的思考。

韩小明:基于工业时代经济系统状况形成的现有经济理论体系,面对经济系统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变,已进入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之中。与后工业时代要素结构相适应的经济理论体系,应该是以“智力要素激励”为基础的,这一点显然不同于工业时代以“资本要素激励”为基础的经济理论体系。作为后工业时代的主导产业,应为智力密集型(而非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创新型产业,为此,必须配套相应的国民经济统计方式、智力要素贡献的统计系统、对创新型产业激励性的税收制度,以及经济收入初次分配向智力要素提供者倾斜的分配制度与社会观念。

张维迎:大数据有用,但无法成就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经济学理论的很多问题并不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才出现的,而是信息化让这些问题暴露得更明显。经济学的理性假设需要从传统的工具理性走向价值理性或者目标理性,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对非物质利益的诉求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学理念。

卢锋:信息技术发展不仅导致信息边际成本为零,并且有的产品存在消费者需求面网络效应。这里网络效应不同于传统行业也经常看到的厂商固定成本投入不可细分性等原因形成的供给面网络效应,而是由于对特定信息产品而言,消费者效用评价认为其他条件给定用户越多能够带来额外效应。网络经济、信息革命确实丰富了我们对于经济学的认识,为经济学的发展供了很好的素材。但是还不能说经济学被颠覆了。经济学体系具有两方面功能,一是提供对人类行为方式的一种理解方式,即行为主体在限制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二是通过对价格、竞争机制分析,对稀缺资源的配置方式提供一种解释。经济行为分析与资源配置机制分析相互结合,具有难以完全替代的认识价值。

张居衍:现象只能证伪理论,并不能颠覆理论体系。理论是一套自洽的逻辑体系,颠覆理论体系的还是理论体系本身,需要有新理论框架才能颠覆。就如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史无前例的人口增长和平均生活水准的提高,并不会颠覆经济学理论,而是持续刺激了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面对这个发展速度的互联网经济现象,目前新的经济学理论框架还没显出原型,研究者首先必须参与互联网平台,刺激对互联网前沿的想象和挑战。有了切身体验后再开始研究互联网现象,突破概念限制和理论框框的理论创新,这才是理论颠覆的开始。

杨培芳:进入本世纪10年代以来,产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业都出现信息服务化趋势,传统经济理论和规则严重制约了新型信息生产力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传统经济的产品是独占的,生来嫌贫爱富,适合梯度发展;信息经济的服务是共享的,天然普惠大众,适合均衡发展。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生产关系阻碍新型生产力的发展,最明显的就是互联网的社会性与小农封闭、工业垄断的矛盾。随着信息生产力的快速普及,人们一定会摆脱权力和资本的双重绑架,在网络透明、并发博弈和公共理性基础上创建新经济理论体系。这个体系至少应该有八根支柱:1、新价值论:劳动价值、资本价值和信息价值及其关系。2、新结构论:基础设施业,公共平台业,应用行业的关系。3、新统计体系:职业、行业、产出。4、新经济伦理:利他、利己还是互利。5、公共平台企业 :政府机构、私人机构还是社会机构。6、新货币理论: 形式和作用。7、新产权理论:行政化、资本化、社会化。8、新规制理论:法律、政策、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