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坛研究成果 详细内容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托夫勒引发的“未来”探讨
发表时间:2016-10-27 15:57:53 作者: 管理员

日前,纪念托夫勒暨“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立5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近20位论坛成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会上,论坛成员姜奇平发表了“托夫勒之光”主题演讲。随后,到会嘉宾纷纷畅谈,回顾托夫勒及其著作《第三次浪潮》对个人和时代的巨大影响。

姜奇平:“托夫勒之光”

托夫勒的思想特质在于,在大家习以为常但是又毫无觉察的部分突然产生了颠覆式的思想。这就是我对托夫勒的第一印象,非常震撼:原来没有第三次浪潮,但他说有第三次浪潮,于是第三次浪潮骇人地到来了。

我对《第三次浪潮》的理解,也是对托夫勒思想特质的理解,归结为两个主题词。

第一个主题词是未来。说起未来,就是我心目中想象的未来和托夫勒想象的未来有什么不同。如果概括他的未来观,我觉得用这句话是最贴切的——未来已来。他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名记者,记者只报道已发生的事,记者不会报道十年之后可能出现的事。他眼中的现实是一种未来,可以从这个事物的萌芽状态就可以观察到未来。做未来学家是困难的,而做科幻学家是容易的。

从理论上来说,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做了阐释:未来已经发生了,但是不均匀的发生。这种不均匀有两点特征,一是时间上的不均匀。未来已来,但是只是不均匀地分布于现在、过去。比如电子商务哪儿来的?电子商务其实既存在于现在,也存在于过去。电子商务是从自然经济吸收了工业化的结果,在先进生产力的催生之下由萌芽变成了大树,这一点体现了托夫勒的思想特质。二是空间上的不均匀。未来是不均匀的,有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但是有的代表过去。实际上未来学家是善于从事物的萌芽状态看出事物的不均匀分布,可以从历史看到未来,也可以从现在看到未来,这些都是记者的未来学家不同于科幻的未来学家的地方,这个是托夫勒思想特质的地方。

第二个主题词是浪潮。托夫勒思想中的“浪潮”包含这样的意思,就是合理的一定将成为现实的。将合理的一种思想方法和总的世界观的判断,升华出了后来的未来学的各种结论。这个命题是最早是黑格尔说的,现实即合理。现实是合理的,只要是普鲁士王国的必然是合理的。这句话还有反过来,合理将粉碎普鲁士王国,就是未来只要合理就可以改变现实。刚才所说在现实中发现未来,那么未来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原理呢?就是合理的一定会是现实。他在观察现实的时候,是在关注什么是合理的。

原来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托夫勒的合理观是合理即存在和现实。什么是合理呢?我曾经问过托夫勒,我理解的浪潮就是一种革命,一种否定,托夫勒当时非常激烈的反对,反对我用“革命”来替代“浪潮”一词,更不允许我用“否定”代替“浪潮”。托夫勒想要表达的是扬弃,即肯定一半,否定一半。现实是连续的,从过去长出现在,从现在长出未来,彼此之间是一个顺时的关系,不是非黑即白,所以就有意识的拒绝用否定的字眼,所以用的是浪潮。

而两次浪潮的扬弃之间,推导出否定之否定的关系。托夫勒早年受马克思的影响,马克思受黑格尔的影响,就是隔代相传。当农业社会被工业社会取代,而工业社会又被信息社会取代的时候,信息社会和农业社会是什么关系呢?肯定有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关系。比如个性化定制,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螺旋式上升的结果。

如何看待第一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和第三次浪潮都强调了体验,是否又回到了农业社会的体验?托夫勒主张孤独的狂欢,即个性化的体验。他非常反感宗教,反对凡是带有群体性的自然经济,反对专制,强调个性化的自由发展。

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托夫勒如何理解合理?合理就像一个浪潮,既有肯定的部分,也有否定的部分。这两个概念在托夫勒的理念中构成了他的思想灵感。他对于合理的看法和未来的看法,构成了他对于浪潮的看法。这种浪潮我觉得更多的是像汹涌和澎湃这两个词的组合。“汹涌”是海浪向上,“澎湃”是浪和浪相互击打,是相互否定,相互肯定的过程。所以我认为托夫勒之所以用浪潮的这个词,就是看中了汹涌澎湃,这构成了历史的合理性。

最后用一个画面来勾勒我心目中的托夫勒是什么形象。用两个词概括,未来已来,浪潮澎湃。在托夫勒的观念里,所有的未来都是脚踏实地的,贴着地面奔向未来,同时不断的波浪起伏,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连绵不绝。今天的信息化正像托夫勒预言的那样,就像一只豹一样,未来就在我们脚下和现实中。


梁春晓: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是一种信仰和启蒙,他对技术爆发式创新的时代带来的启示仍需思考。

刚接触到《第三次浪潮》是80年代初期,文革结束不久,当时同龄人们在寻找各种文化资源,充满使命感。而这本书给人了一种向前看的感觉,带来的文化上和思想上的冲击是极其震撼的。对我来说,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就是一路支撑到现在的信仰,我们就是作为信徒这样过来。

托夫勒思想对中国影响巨大。社会非常关注,许多领导干部都接受了《第三次浪潮》的思想洗礼。因此,当90年代中期,互联网来到中国时,我们才能从思想上接轨,才能理解互联网对中国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如果没有三十年前的思想洗礼,就没有20年前的握手,没有20多年来整个互联网的发展,乃至中国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崛起。

托夫勒给我们带来了思想上的启蒙,让我们看到在一个大变革时代,应该怎么思考问题,看待问题,看待历史,看待未来,看待不同时代的技术是怎么衔接,怎么继承,怎么否定等等,整个这套思想方法非常非常重要。

《第三次浪潮》已面世三十多年,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当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基础设施,不仅是经济基础设施,也不仅是社会的基础设施,是已经或者是正成为一大波新的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当今新兴的技术群的涌现和二三十年前的技术创新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出现了技术的爆发式创新。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当面临新的技术的时候,我们如何看待未来?托夫勒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恐怕需要这个时代去思考。

杨培芳:要用理性的办法形成过渡和扬弃,坚定不移向前看。

作为从工业总产值年代过来的40后,托夫勒在80年代初给了我们学界的人士一些思考、一些新路子。之前只知道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托夫勒给我们描绘了信息社会的图景。当时怀着振兴中国的梦,而托夫勒所讲的东西让我们为之一振。

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有一个问题,喜欢向后看。我们要静下心来理性的做一些工作,反对两元对立,要用理性的办法形成一种过渡和扬弃,否定一半,肯定一半,这样摩擦会少一些。

我们还是要坚定不移的向前看,同时怎么样更理性,更能够用否定之否定或者是扬弃的办法来做这个事情。信息时代将来怎么样,也有我们自我的成分,要注意这个趋势。

郭昕: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是一种思想方法,关于如何用前瞻的思想去指导、建设我们的现代,规划和把握我们的未来。

第三次革命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浪潮》也是把信息技术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这很巧合。人类社会的未来会不会高于信息社会,再进入另外一个社会,很难说。但是实际上信息本身就是从工业革命开始,从大生产,从机械动力开始,信息取代了机械的动力,取代了大生产,取代了很多管理的生产方式,变成最重要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这个对我们来讲是特别重要的。

刘九如:托夫勒的思想是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启蒙,在他的未来学中比较清晰的提到了信息社会的概念。

托夫勒对中国确实影响很大,影响了一代人,甚至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托夫勒的思想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启蒙的重要呼应。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是通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了解网络,了解IT,了解信息社会。特定的背景是,当时物资匮乏,东西太少,所以对我们刺激很大。农业浪潮、工业浪潮之后,信息浪潮是非常美妙的前景。

在托夫勒的未来学里面比较清晰的提到了对信息社会的预测,但是到今天,中国对信息社会的研究仍然不够系统化。

这30年正好跟托夫勒的一些预测契合了,但是30年发展,有一些东西也没有研究。我们思考或者回顾托夫勒的一些思想,以及对我们个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可以做一些总结和研究,这样也会更有意义。

舒华英: 浪潮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托夫勒认为社会的发展应该前后继承,推陈出新,所以他认为未来已来。

浪潮本身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概括,无论是意识形态也好,社会思想文化也好,中国古语有叫长江后浪推前浪,是一直在不停的往前推进,一个浪潮过去以后,一个浪潮又来了,但是第一个浪潮和第二个浪潮中间都有继承。把一个历史发展隔断,来一个所谓的颠覆,我觉得托夫勒是反对这种观点的。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应该前后继承,推陈出新的过程,所以他认为未来已来。

现在存在的这些事物,包括技术各个方面,都有可能进入到未来。但是谁能进入到未来,这还要看未来的条件。这个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在哪儿?就是存在的各种业态,各种变化,不论人们是否承认,都客观存在。接下来可以做的,是更深入的总结以往事情的规律性,还有对未来做一些短期的预测和研判。

王俊秀:从托夫勒开始,到现在经历了三到四次小浪潮,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互联网产业。

从托夫勒开始,到现在,大致经过了三次或者是四次小浪潮,大浪潮之后有几拨国外的思潮或者是未来学这一块有几拨。一拨是托夫勒、贝尔为主的。当时在计算机世界有一篇文章,叫《数字时代的三大思想家》,这是第二拨。以尼葛洛庞帝为主,直接影响到了互联网产业。还有一拨就是从去年到今年,最近三年的比如说对中国来说,彭特兰算一个,还有弗洛里迪是一个。这是一个很独特的现象,和复杂系统、进化理论是相关的,在那个时候,互联网发展到庞大的现象的时候,和生物的观点正好契合了。

张新红:有信息社会情结的人,对托夫勒这个名字都是记忆深刻。

大家一谈托夫勒去世了,心里面都是热乎乎的,都想聊一聊。我相信对信息社会有情结的人,对托夫勒这个名字都是记忆深刻。对我个人而言,托夫勒思想在我的人生中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第一,我能够一晚上把这本书读完,为什么要一晚上读完呢?因为第二天就有人等着看。而且做了满满一本日记。第二个是这本书我买了三次,现在我再去找的时候,一本也找不到了,为什么呢?因为都是我一说,都借给别人了。第三个就是这样一本书,就能够让我在一个单位干一辈子。那时候大学刚刚毕业,我负责为我们班同学联系工作,当时在北京找工作很容易,我就挑了国家信息中心,人家说为什么选这个单位?我说这是朝阳。待的不顺心的时候,就想信息社会肯定会来的,结果闹成了这一辈子没有换单位和职业的人。有的时候想起托夫勒,我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托夫勒太伟大了,对我的影响居然这么大。第二句话是如果不是托夫勒,我的人生也不会这样。今天大家谈托夫勒的影响,不仅影响了世界,影响了中国,还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他真的是太伟大了。我觉得奇平说的好,托夫勒之光,不仅照亮了人类的未来,还照亮了我们50人论坛。

《第三次浪潮》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支撑着我走到现在,一直没有改变。托夫勒分析的方法,那些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智慧,不会随着托夫勒走了就失去。包括现在我们50人论坛自身的发展的很多思想,实际上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