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动态
- 更多
-
2024年度中国信息社会发展十件大事
-
“新局:作为文化背景的技术变迁”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24年会成功举办
-
《银发经济:从认知到行动的商业创新路径》新书发布会圆满举办
-
“为什么说人工智能还不足以是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新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
“互联网多利益相关治理模式简析” 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
“大模型的理念与前沿实践”主题讲座成功举办
-
“数字创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24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专题会成功举办
-
“2020-2050 超级智能发展的 50 个问题”专题研讨会线上成功举办
-
首期新思考论坛——“新质生产力深度研讨会” 在京成功举办
-
“地缘政治与中国互联网的多重性” 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1年12月19日,信息社会50人论坛在京发布十周年特别报告——《下一个十年:聚变、风险与挑战》,提出了全球信息社会发展需要达成的十个共识。
报告指出,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历史性聚变的十字路口,希望与风险共存。如果我们希望技术进步把人类引向更加光明而不是更加黑暗,就需要努力达成新的共识,继而共建新的秩序。
报告呼吁人们能在以下十个方面形成共识:
1.拥抱改变。数字技术引发经济和社会变革是大趋势,任何人都不该与大趋势为敌。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定会经历阵痛,但必须将变化视为常态,承受变革成本,积极拥抱变革,从中把握机会,创造未来。
2.互联网精神。站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互联网凝聚的人类智慧与精神内核可以为我们带来启示:封闭割裂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是倒退逆流,自由、平等、开放、合作、共享才是繁荣与进步的原动力。
3.以人为本。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所有的一切也要靠人去实现。在数字经济发展中,人的基本权利要受到保护,人的能力、素养、生活水平要得到提升。
4.互利共赢。西方谚语说,“只有过最高尚的生活才能拯救世界。”东方也有句古话叫“仁者爱人。”对他人充满爱是一个人幸福的关键,也是人类走向和谐的前提。互利共赢才是人类实现发展的根本,应停止一切损人利己的自私行为。
5.鼓励创新。数字革命引发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职业的大量涌现,也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提供了无限可能。对待新经济的发展,应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指针,坚持底线思维,坚持良法善治,在弘扬企业家首创精神的同时鼓励万众创新。
6.科技向善。坚持科技伦理,打击网络不法行为,真正保护公平竞争和推动创新,合理界定数字产权,鼓励开发应用,克服 “数字鸿沟”,实现包容性增长。坚守正义和公平,确保数字经济发展和智能治理所依据的各种算法合规、公正、透明。
7.地球村。“地球只有一个”。这个地球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就像是一个村子、一片森林、一个命运共同体。寻求低碳发展是责任也是内在需要,不能以牺牲子孙利益的方式寻求发展。
8.包容发展。数字文明建设需要多元思维,避免非此即彼的直线思维,尊重不同国家在制度和路径上的选择。数字文明应该赋能并造福各国人民,通过普惠服务缩小数字鸿沟,“一个也不落下”。
9.对话合作。面对气候变化、跨境犯罪、网络安全、疾病传染、数据治理等跨国性难题,需要通过合作去解决。合作的前提是对话而不是对抗,绝大多数问题只要坐下来一起讨论总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案。
10.马上行动。每一个人、组织、机构、国家都应自觉行动,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为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做出贡献。通往未来的航船上没有看客,你的每一个行动都在影响未来。“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举手之劳,善莫大焉!
报告强调,只要世界各国能够达成共识,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明天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