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动态
- 更多
-
2024年度中国信息社会发展十件大事
-
“新局:作为文化背景的技术变迁”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24年会成功举办
-
《银发经济:从认知到行动的商业创新路径》新书发布会圆满举办
-
“为什么说人工智能还不足以是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新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
“互联网多利益相关治理模式简析” 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
“大模型的理念与前沿实践”主题讲座成功举办
-
“数字创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24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专题会成功举办
-
“2020-2050 超级智能发展的 50 个问题”专题研讨会线上成功举办
-
首期新思考论坛——“新质生产力深度研讨会” 在京成功举办
-
“地缘政治与中国互联网的多重性” 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我国发展互联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政策环境” 专题研讨会在线成功举办
6月17日晚,由信息社会50人论坛和苇草智酷联合主办的 “我国发展互联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政策环境”专题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办。会议由信息社会50人论坛&老龄社会30人论坛秘书长林茜主持,并就主题做了引领性发言。
报告环节,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副会长阿拉木斯从几个互联网政策和治理中的难点问题出发,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及互联网发展的主要政策经验,以及国际上互联网政策的创新,总结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和治理环境要遵循“六不”原则:不能高门槛;不能固化和僵化;宁可慢不可快;不能割裂化;不能简单照搬线下治理, 要有新办法,处理线上线下的关系;不再单极治理,要多元治理。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信息社会50人论坛 2022 年度轮值主席姜奇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总工程师何霞分别做点评。
姜奇平认为,阿拉木斯所提出的市场如何矫正政府失灵,是值得大家深思的;今天的市场经济是一个容纳外部性或者说网络效应的市场,流量非常重要,要保证流量。
何霞从新动能、新问题、新环境和新治理四个方面分享了她的体会。她提到,监管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在发展前提下,要对野蛮式的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给予遏制和监管,但是对目前我们仍然讨论的一些问题还需要留下探索和讨论的空间,不要急于马上回答所有问题。
互动讨论环节,DCCI 互联网数据研究中心创始人胡延平认为, 今天讨论的内容呈现了数字治理重新思考和优化的框架,同时提炼了六点内容:全球视野、市场机制、创新驱动、依法治理、普惠发展和数智经济。
最后,北京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没有系统性思维,对世界变化缺乏认知,导致了所谓的互联网治理方面的例外状态,要回归常规化状态,要经历非常大的转折,进行全方位的反思是很重要的事情。他指出,系统在变,市场也在变,要关注生态,回归常识。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张国华、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信息社会 50 人论坛执行主席段永朝、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院长马旗戟、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王明明等一同参加了本次研讨 会。本次活动在线参与超过 20.7 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