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动态
- 更多
-
2024年度中国信息社会发展十件大事
-
“新局:作为文化背景的技术变迁”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24年会成功举办
-
《银发经济:从认知到行动的商业创新路径》新书发布会圆满举办
-
“为什么说人工智能还不足以是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新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
“互联网多利益相关治理模式简析” 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
“大模型的理念与前沿实践”主题讲座成功举办
-
“数字创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24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专题会成功举办
-
“2020-2050 超级智能发展的 50 个问题”专题研讨会线上成功举办
-
首期新思考论坛——“新质生产力深度研讨会” 在京成功举办
-
“地缘政治与中国互联网的多重性” 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2月29日下午,由信息社会50人论坛、老龄社会30人论坛、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联合主办,苇草智酷协办的“老年人权利保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专题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邀请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副教授朱巍主讲。凤凰网风直播、百度百家号、一刻talks、搜狐视频、学说平台、老龄与未来微信视频号、苇草智酷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在线参与人数超 23 万。
首先,朱巍就“老年人岁数的界定”这一内容展开话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我国古代对老年群体年龄的划分。他将我国古代老年人权利保护的相关内容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结合,生动描绘出古代老年群体在参与社会发展、享有年龄优待、保有独立尊严等方面的历史画卷。他表示,我国古代老年人享有一定的优待权和参与社会发展权,如三老五更制度、存留养亲等,均体现了我国尊老敬老的优秀文化传统。
随后,朱巍细致讲解了我国养老措施的演变。他表示,正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所明确规定的“国家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古代也形成了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赡养制度、侍丁免役制度、分家制度、恤老豁免制度、丁忧制度等)。此外,我国古代养老院制度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
其后,朱巍介绍了我国古代退休制度,以及同成人监护制度、指定监护接近的古代亲邻监护制度。他表示,《唐律》有言道,“诸鳏寡孤独贫穷老疾,不能自存者,令近亲收养。若无近亲,付乡里安恤”。这也意味着我国古代就已构建了以宗法制度为核心,血缘邻里为基础的监护制度。
展望未来,朱巍表示,“一老一小”是社会的良心与底线,在老龄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老年人不应被看做弱势群体过度保护,应进一步更好地保障老年群体的生存权、选择权与发展权,确保其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和参与感。此外,他认为我国老年人权利保护政策应充分借鉴古代老年政策有益经验,推动老龄社会法律制度建设更好发展。
本次专题研讨会由信息社会 50 人论坛及老龄社会 30 人论坛秘书长林茜主持。多位信息社会 50 人论坛及老龄社会 30 人论坛成员: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院长马旗戟,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王静,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学术总监、北京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六所研究员、教授级高工龚炳铮,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李佳等参与了本次专题研讨会。参与本次会议的还有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全国电子商务行指委原秘书长支芬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室副主任、盘古智库特约研究员王天玉,恒阳智慧养老护理(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刑天等。与会嘉宾围绕老年人权利保护、数字鸿沟、延迟退休、为老服务等话题进行了内容丰富且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