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列表
“互联网+:信息经济浪潮与机遇”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时间:2015-04-14 15:10:20  发布人:管理员

QQ截图20150414160912.jpg

2015年4月11日,中央党校报刊社、中央党校信息中心、信息社会50人论坛共同主办的“互联网+:信息经济浪潮与机遇高峰论坛”在中央党校育园楼召开。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相关部委、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中央党校学员代表以及企业代表等近200人参加。论坛采用主题演讲与圆桌论坛相结合的形式,围绕当前如何推进“互联网+”、全面发展信息经济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江西省副省长朱虹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主题讲话。

何毅亭在讲话中指出,把握潮流才能赢得未来。当今世界,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以及治理方式。信息流在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促进各个方面资源加速流动或者整合,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经济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特征,甚至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正在推动行业性、地区性、世界性的经济重组。何毅亭强调,在中央高度重视下,中国的信息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一定会获得大发展。 

江西省副省长朱虹在讲话中提出了实施以“互联网+”为核心内容的三大具体措施:一是要强化顶层设计,把“互联网+”行动计划具体落实到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上,促进发展转型升级;二是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三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从地方政府层面探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甘肃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和广东汕头市市长郑人豪,阿里巴巴总裁金建杭,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工信部电子信息产品司副司长安筱鹏,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杨秋宝,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吕廷杰等来自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信息经济与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与影响等,向与会者提供了新视角、新理念、新方法,论坛的许多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和深入思考。

甘肃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和广东汕头市市长郑人豪介绍了当地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经验,并就电子商务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信息消费和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阿里巴巴总裁金建杭在演讲中指出,全面推进“互联网+”,要有新的天下观:从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时代到DT(Data Technology)时代,我们必须从后天看今天。现在是“互联网+”最好的时代,但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时刻。当全社会都在关注“互联网+”,很多依托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发展有可能会受阻。互联网绝对不能“+”传统思维,不能“+”既得利益。在“互联网+”时代,所有人都是弱势群体,因为任何人如果不去创新、不去变革、不去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都将被这个时代所淘汰。要拥抱“互联网+”就要去多听创新者的声音,少听被改变者的声音。要善于变道超车,只有创新者恒存,只有创新才能成为强者。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工信部电子信息产品司副司长安筱鹏认为,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潜力巨大,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结伴而来,基础技术的突破任重而道远。

国家行政学院丁文峰教授指出,信息化是当代现代化的核心、枢纽和平台,信息社会是一个资源智慧配置的新的社会形态。在信息化时代,我国应主动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实现由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的转变,抓住机遇,早作谋划,系统推动。

中共中央党校杨秋宝教授指出新常态下稳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稳定经济增长,而信息经济应当为稳定经济增长贡献更大力量,并从增长速度、增长规模和增长动力的角度阐述了信息经济发挥稳增长作用的基本要求。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吕廷杰围绕智能手机、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阐述了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指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网络无处不在、应用无所不及,“互联网+”为经济发展提高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圆桌论坛”环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梁春晓,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杨培芳,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等,围绕“互联网+”与信息经济的发展战略和实践探索等主题分别发表演讲。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提出,政府要为全面推进“互联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要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二是要制定并出台产业扶持政策;三是要积极推动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整体改造,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四是要加强对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创新治理方式,而不是依靠简单的行政手段。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指出互联网正在剧烈的改变着我们的商业、教育、媒体和医疗服务等各个领域。在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的多重背景下,中国的希望是要大力发展新经济,尤其是在进一步开放的基础上,把握住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梁春晓指出当前经济发展的要素在升级、结构在变化,仅仅是工具化的看待互联网,乃至渠道化的看待互联网,都是对互联网价值的一种极大的漠视。中国正处于百年一遇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新的时空观,对中国经济发展进行全新的思考。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杨培芳指出了信息时代的一个核心、十个挑战和五个创新,认为“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核心生产力。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从电子商务与扶贫的关系出发,阐述了对信息经济浪潮的认识,并指出电子商务能够帮助解决中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同样有助于破解东部地区的资源局限性难题。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在发言中指出,在协作共享经济的新模式下,信息基础设施应该提到足够高的地位,新的技术融合渗透创造出通用技术平台,信息通信网、能源网、物联网融合为新型的“智慧物联网”。人们通过智能终端接入“智慧物联网”,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按自己的个性定制、组织自己的价值链,极大提高生产率,将边际成本降到接近零,每个人都生产并共享各种商品和服务,形成零边际成本为基础的协同共享式经济。

与会嘉宾围绕有关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话。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新常态下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是进一步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本次论坛为期一天。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吴燕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培训部主任罗宗毅,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组织部长黄宪起出席论坛。中央党校报刊社总编辑钟国兴致欢迎辞并作会议总结。中央党校信息中心主任王金龙、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分别主持论坛。 

出席本次论坛的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还有: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网规研究中心主任阿拉木斯,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陈禹,北京云基地首席顾问、云华时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昕,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总工何霞、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阚凯力,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琪,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秦露,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王明明,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冰之,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师曾志等。中央党校报刊社副总编赵慧珠、农业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吴秀媛、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兼副社长刘九如、国脉互联总经理郑爱军、圣罗兰集团董事长李国华等应邀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