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动态
- 更多
-
2024年度中国信息社会发展十件大事
-
“新局:作为文化背景的技术变迁”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24年会成功举办
-
《银发经济:从认知到行动的商业创新路径》新书发布会圆满举办
-
“为什么说人工智能还不足以是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新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
“互联网多利益相关治理模式简析” 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
“大模型的理念与前沿实践”主题讲座成功举办
-
“数字创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24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专题会成功举办
-
“2020-2050 超级智能发展的 50 个问题”专题研讨会线上成功举办
-
首期新思考论坛——“新质生产力深度研讨会” 在京成功举办
-
“地缘政治与中国互联网的多重性” 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5年4月29日晚,“信息社会50人·北大讲堂”第二讲活动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大数据》与《数据之巅》作者、著名信息管理专家涂子沛先生应邀做了“大数据与信息经济”的专题报告。
涂子沛从阿里巴巴的“男人看球与女人网购”、沃尔玛的“啤酒与尿布营销”、Kabbage的互联网金融、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个性化票价等鲜活的案例生动地介绍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他认为,数据构成了信息经济的基础, 随着大规模的数据交换成为可能,众包、众筹等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资源,包括闲散的时间、技能、智能、金钱开始得到自由的交换、流动和整合。
涂子沛指出,大数据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制造、物流、消费模式。他针对未来的生产方式提出了数据化生产理念,家庭将成为微制造中心,数据包、3D打印将极大地推动个性化生产,作为工业时代先锋和信息时代成果的结合,无人驾驶汽车5年后将上市,传统的农业领域也将被大数据改造,无人机将得到逐步应用,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将不断优化服务业。因此,信息经济其实是信息化与市场化的深度融合,其基本特征是知识生产力与产品个性化。
涂子沛认为,数据是资产和资源,一定要让数据流动起来,特别是天气、人口、地理等公共数据需要开放,它们是整个社会数据大厦的基础。开放数据的实质是分享数据的所有权,但开放不完全等于公开,开放也不一定代表免费,开放的对象可以有范围。从文明发展来看,大数据不是矿藏而是土壤,开放的数据即为土地上的河流,河流流过之处,就会孕育起发达的数据文明。
报告会引发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的热烈讨论。涂子沛还就与会者提出的大数据与宏观决策、大数据对社会就业的影响、互联网中小企业发展、数据所有权、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回答,赢得了阵阵掌声。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主持报告会。信息社会50人论坛轮值主席、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预告,“北大讲堂”第三讲将邀请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吕廷杰教授讲解“互联网+: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并简要介绍了信息社会50人论坛将在5月16日举办“2015信息社会发展论坛:‘互联网+’与创新驱动”大型研讨活动。
信息社会50人论坛多位成员及来自政府、科研机构、企业、高等院校师生等3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