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动态
- 更多
-
2024年度中国信息社会发展十件大事
-
“新局:作为文化背景的技术变迁”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24年会成功举办
-
《银发经济:从认知到行动的商业创新路径》新书发布会圆满举办
-
“为什么说人工智能还不足以是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新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
“互联网多利益相关治理模式简析” 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
“大模型的理念与前沿实践”主题讲座成功举办
-
“数字创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24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专题会成功举办
-
“2020-2050 超级智能发展的 50 个问题”专题研讨会线上成功举办
-
首期新思考论坛——“新质生产力深度研讨会” 在京成功举办
-
“地缘政治与中国互联网的多重性” 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6年1月9、10日,首届中国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峰会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酒店举办。峰会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信息社会50人论坛作为支持机构参与了峰会各项议程。
信息社会50人论坛专家围绕峰会主题“空间·符号·智慧”,与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了科技发展、人类认知、生命传播对重构社会结构的作用,交流了互联网与东方智慧在跨语际生命传播中的关系。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信息社会50人论坛理事、阿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梁春晓,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围绕“跨语际对话:新千年的展望与反思”、“命运的驯化: 灵性、想象力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复杂性”、“符号、身份认同与互联网”、“社会创新、互联网与信息社会”、“变易、流动性与互联网”、“生命智慧与互联网”等7个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并与麻省理工大学人类动力实验室主任彭特兰、牛津大学法律系首席教授Denis J. Galligan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展开了对话。
段永朝对峰会做了总结发言,他认为,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应该进行认知重启,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自然主义,旧认知结构是“人—主体—主人”,新认知结构是“连接—关系—共同体”。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师曾志教授代表主办方表示,“很高兴能在这样的峰会上看到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思想交锋和碰撞,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能帮助我们更客观、更全面地认知科技、认识社会、认知自己,并不断体会跨语际生命传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