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动态
- 更多
-
2024年度中国信息社会发展十件大事
-
“新局:作为文化背景的技术变迁”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24年会成功举办
-
《银发经济:从认知到行动的商业创新路径》新书发布会圆满举办
-
“为什么说人工智能还不足以是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新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
“互联网多利益相关治理模式简析” 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
“大模型的理念与前沿实践”主题讲座成功举办
-
“数字创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24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专题会成功举办
-
“2020-2050 超级智能发展的 50 个问题”专题研讨会线上成功举办
-
首期新思考论坛——“新质生产力深度研讨会” 在京成功举办
-
“地缘政治与中国互联网的多重性” 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6年5月31日晚,“信息社会50人论坛·北大讲堂”第11讲活动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国际互联网研究院院长、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应邀做了“全球网络治理与互联网的未来”的专题报告。
方兴东从斯诺登事件、国家级超级平台的出现、数据跨境流动、跨境带宽爆发式增长等具体事实切入,说明了网络空间对于重塑全球秩序的作用越来越大。他认为,目前中美两国在全球网络空间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欧洲在网络空间版图上逐渐消失。而在中美两国的博弈中,网络空间一直是美国霸权优势最强的部分,但同时也是丧失优势最快的部分。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快速崛起,另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攻击的非对称优势。对于中国来说,美国既是最大的对手但也是最大的利益共同体,因此两国应当彼此加强合作,实现共赢。
方兴东指出,目前网络空间面临失序的危险,包括缺乏行为准则和全球治理机制等,很大原因在于中美两国对网络空间的博弈状态。他认为,中美网络空间博弈有三大“火力点”:知识产权窃密与网络攻击、网络安全审查、内容审查与准入。方兴东表示,冲突无法回避,但是分歧不能扩大,应以两国合作和安全大局为重,并积极寻找中美网络空间利益汇合点,如共同打击网络犯罪、维护产业“竞合关系”、合作推动“一带一路”网络空间建设等,让网络空间成为中美两国关系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方兴东认为,对未来网民的争夺将决定互联网的未来格局。互联网企业能否争取到更多的网民并在下一个十年中脱颖而出,主要有三大决定性因素:价值观、创新和全球化,即要有超越传统商业、超越金钱的价值观,有国际视野的领先性创新以及全球化的扩张道路。
就网络空间治理而言,方兴东简要介绍了中国和美国网络治理历程与理论架构,提出全球网络治理发展主要有五个阶段:网络治理奠基阶段、网络治理确立阶段、国际网络治理启蒙阶段、国际网络治理酝酿期、影响和重塑全球治理阶段。他指出,美国在网络空间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社会化治理体系,这一体系的重要参考价值表现在具备的三个能力:顶层设计能力、社会化能力和协同能力。在社会化能力方面,美国充分发挥社会化力量对网络空间发展与安全的促进作用,这对中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总体而言中美网络治理模式各有所长,未来将走上优势互补的融合之路。
报告引发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与热烈讨论。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主持报告会。来自政府、科研机构、企业、高等院校师生等2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预告了“北大讲堂”第12讲将由邱泽奇主讲“互联网如何在改变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