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动态
- 更多
-
2024年度中国信息社会发展十件大事
-
“新局:作为文化背景的技术变迁”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24年会成功举办
-
《银发经济:从认知到行动的商业创新路径》新书发布会圆满举办
-
“为什么说人工智能还不足以是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新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
“互联网多利益相关治理模式简析” 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
“大模型的理念与前沿实践”主题讲座成功举办
-
“数字创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24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专题会成功举办
-
“2020-2050 超级智能发展的 50 个问题”专题研讨会线上成功举办
-
首期新思考论坛——“新质生产力深度研讨会” 在京成功举办
-
“地缘政治与中国互联网的多重性” 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6年9月23日下午,“纪念托夫勒暨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立5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由论坛轮值主席、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陈禹主持,近20位论坛成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座谈。
与会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作了题为“托夫勒之光”的演讲。他高度评价了托夫勒及其研究思想,认为其著作《第三次浪潮》对社会思潮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对未来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他回忆了自己与托夫勒本人会面的经历,指出托夫勒和其他未来学家的区别在于他坚持“未来已来”的观点,而且能够在大家毫无觉察或者习以为常的地方产生出新的思想。这种思维方式就像一束光一样照亮了未来。关于“第三次浪潮”,姜奇平认为“浪潮”的实质就是“扬弃”,托夫勒所指的第三次浪潮不是对历史的否定,而是“从过去中长出现在,从现在中生出未来”。过去、现在、未来彼此之间是顺畅的关系,而且这种浪潮不断澎湃向前。姜奇平最后以“未来已来,浪潮澎湃”作为总结结束了主题演讲。
演讲引发了与会嘉宾们的热烈反响,大家围绕托夫勒主要思想及其影响展开了深度交流和讨论。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梁春晓表示,自己是托夫勒的“信徒”,《第三次浪潮》一书给大家带来了思想上的启蒙,对中国产生很大影响。面对新时期的技术进步,应当继续思考托夫勒思想的启示,用开放的眼光看待未来。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杨培芳指出,托夫勒思想十分超前,在第三次浪潮影响下的信息经济、技术已经成效显著,未来还可能会有第四次浪潮。北京飞马旅创始人、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郭昕认为,托夫勒提出的第三次浪潮思想将信息技术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使之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托夫勒关于未来的思想和方法对当代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工信部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刘九如回忆了托夫勒对自己事业的影响,指出其著作增进了大家对网络、IT、信息社会的了解,其预测也契合了时代的发展。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认为,托夫勒思想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是前后继承、推陈出新的过程。
会议最后,与会专家对论坛五年以来的发展及工作进行了评价和总结,获得了到场嘉宾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