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动态
- 更多
-
2024年度中国信息社会发展十件大事
-
“新局:作为文化背景的技术变迁”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24年会成功举办
-
《银发经济:从认知到行动的商业创新路径》新书发布会圆满举办
-
“为什么说人工智能还不足以是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新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
“互联网多利益相关治理模式简析” 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
“大模型的理念与前沿实践”主题讲座成功举办
-
“数字创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24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专题会成功举办
-
“2020-2050 超级智能发展的 50 个问题”专题研讨会线上成功举办
-
首期新思考论坛——“新质生产力深度研讨会” 在京成功举办
-
“地缘政治与中国互联网的多重性” 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当前位置>>动态列表
数字时代与读书 ——信息社会50人论坛@世界读书日
时间:2021-04-24 00:00:00 发布人:管理员
2021年4月23日下午,第26个世界读书日,由信息社会 50 人论坛和苇草智酷联合主办的主题沙龙在北京东升国际科学园成功举办。沙龙由信息社会50人论坛秘书长林茜主持。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信息社会50人论坛轮值主席张新红做了“读懂《数变》,不怕变数”的主题分享。他表示,数变就是由于数字技术的应用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如果掌握了数变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对于变数,就可以心中有数,知道它会如何变,可能会带来哪些变化,就可以提前做出应对。
圆桌对话以“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少走弯路?”为题,张新红与经济日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韩文高,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段永朝,围绕“目前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程度有多高?”“如何看待企业‘数字化转型’? ”“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少走弯路?”等问题展开对话。
北京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在对此环节点评时表示,所谓的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之间的区别是:一,以价值为驱动;二,以能力为主线,首先组织要有数字化的能力;三,以数据要素为核心。
随后,浙江现代数字金融科技研究院理事长周子衡分享了译作《2050:重塑世界的朱格诺》。他表示,数字化和多数人主导的全球化是紧密结合的。数字化之后,某种意义上是个人主导的全球化。
段永朝推荐并分享了书籍《拉马克的复仇——表观遗传学的大变革》。他认为,拉马克的复活不止是两位学者之间学术的争论,而是学术思想出现了一个重大转变。这可能是复仇的第二种含义,反思启蒙运动。
王俊秀对本次沙龙做了总结。经济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张兴军和肖小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管分社编审许秀江、安邦智库高级合作学者李犁等一同现场参与了本次活动。同时在各直播平台收听收看本次读书会的人数超过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