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列表
汪向东:回忆论坛的几个“第一次”
时间:2021-09-08 20:00:00  发布人:汪向东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是“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立十周年的日子。回忆起论坛成立前后的几个“第一次”,当时的情况历历在目。

一、论坛成立的第一次动议

记得成立论坛的动议,最早是老杨提出来的。

2011年5月前后,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的学术沙龙在北京西洼召开。杨培芳理事长率先提议,把关心信息社会的专家学者组织起来,成立一个类似“经济50人论坛”那样的机构。他的动议一经提出,便得到参会的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

在当时及会后的交流沟通中,很快形成了由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工信部电商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阿里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为共同发起人的论坛筹备团队。

大家七嘴八舌,形成了论坛的基本框架――

论坛的名称,为“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数量可不必严格限定为50人。论坛的宗旨,是对迈向信息社会所面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索,为信息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论坛发起者们初步议订了筹备工作的时间表:其中的关键,是要抓紧草拟一个文本,作为论坛成员的共识和论坛面世的宣言。它的起草,是由新红担纲的。时间节点为:两个月先出个初稿,供论坛发起者们讨论;再花点时间修改,9月份定稿。当它一旦定稿,即可召开论坛的第一次会议,正式宣布论坛成立。

二、论坛的第一次会议

2011年9月9日,杭州。

“信息社会50人论坛”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宣告成立,举办了第一次会议。现在网上还能查到关于此事的报道。

杨培芳理事长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所推动的信息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人类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等相对而言的一种技术社会形态。它是工业化社会之后,以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为核心的高科技社会,是信息、知识起主导作用的知识经济社会。对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而言,“信息社会50人论坛”的启程具有重要意义。

受论坛委托,我代表与会学者宣读了由张新红主笔、大家共同参与讨论完成的《信息社会共识》。随后,新红对《共识》的内容,进一步做出阐释。《共识》全文不长,用了三个“我们看到”、四个“我们认为”和五个“我们希望”,阐述了论坛成员对正在到来的信息时代的认知与期待,描绘了信息社会基本特征,表达了对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开放包容、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强烈愿望。

新红指出,正如农业革命诞生了农业社会、工业革命缔造了工业社会一样,信息革命正在推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建设对所有国家来讲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必然经历“转型期阵痛”,信息化则是化解各类现实矛盾、推动社会转型的关键。

与会学者通过了《信息社会共识》,并围绕信息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及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探讨。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乌家培老师做了会议总结。

由此,“信息社会50人论坛”正式启程。当时议定,作为一个由信息社会各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独立学术群体,论坛将定期组织活动,初定每年一次年会,每个季度一次专题讨论会,还将不定期地就信息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组织沙龙活动。

三、第一次专题研讨会

2011年12月3~4日,以农村电商为主题,由论坛主办、我们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与福建泉州市信息化局承办、世纪之村(福建)集团公司和福建省安溪县中闽弘泰茶叶专业合作社支持的第一次专题研讨会,在泉州下辖的南安市顺利召开。会议规模有50多人,包括了大致20位论坛成员。

选择以农村电商为论坛第一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花了心思的。当时,国家处在“十二五”开局之际,以沙集模式为代表、自下而上式的农村草根电商初显峥嵘,为以互联网助力“三农”发展提供了新的启发。论坛希望农村电商能引起决策层、学界、业界、媒体等方面进一步关注。

与会者实地考察了世纪之村、中闽弘泰,听取了他们的经验介绍,和泉州市、南安和安溪的政府官员进行交流,围绕农村电商的相关问题展开研讨。

除了学术研讨外,此次农村调研还有其他收获。

我们去中闽弘泰调研时,正赶上当地为他们祖传的“泰山楼”文物保护举办热闹的庆典活动,他们王姓的海外族人也回乡省亲。论坛成员们兴致勃勃地应邀列席庆典,亲身体验了当地农村的习俗。

我们在世纪之村调研时,世纪之村的“村歌”――《你就是最好的》,引起不少论坛成员的共鸣,陈德人教授、李琪教授很是感慨,认为这种来自草根的歌值得上春晚。

歌中唱道――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是多少

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一生才不会浪费掉

我们究竟重不重要,我们是不是很渺小

深藏心中的那一套,人家会不会觉的可笑

 

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不要老是坐在那边看天空

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动,还有谁可以帮助你成功

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不要让自卑左右你向前冲

每个人的贡献都不同,也许你就是最好的那种......”

还有就是研讨会结束时,部分参会人员取道厦门返程,正赶上航班延误、取消。乌家培老师、陈禹老师等也只能和大家一道,在机场静候多时后,被拉到机场旅店过夜。直到第二天凌晨,才登机返京。作为研讨会承办者,看到尊敬的前辈们旅程辛劳心有不忍,但乌老他们还反过来安慰我们,肯定我们的付出,让我们非常感动。

四、论坛成立后的第一次工作会议 

2011年12月3日晚,借论坛在泉州南安主办农村电子商务研讨会之机,经陈禹教授提议,论坛5家发起单位和参会部分成员在一起召开了论坛成立后的一次工作会议,商量了论坛的自身建设问题。大家认为,在活动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论坛自身的活动规则,是保证论坛持续健康发展和发挥积极作用的必要条件。经过讨论,决定下来几件事,形成了此后论坛的运行架构:

1、建立论坛轮值主席制度。论坛成立初期,可以考虑先由几家发起单位轮值承担主持论坛活动的义务。轮值期以一年为宜。本年度轮值单位由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承当。下一期将由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接任。

2、建立论坛的秘书处。现阶段,委托阿里研究中心选派人员承担起论坛秘书处的职责。

3、试行论坛的年会报告制度。论坛的年会可以与特定的活动主题相结合,建议在轮值主席单位轮换时召开年会。当届轮值主席需向论坛成员报告本年度的工作,听取论坛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4、提升论坛的社会影响。吕本富教授建议,论坛应注意发挥微博的影响力,通过论坛成员之间对微博相互转发和话题讨论,扩大相关观点的传播和影响,深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5、讨论议定了论坛发展新成员需经介绍、征得坛员同意等其他事项。

此次工作会议还讨论了论坛2011-2012年度拟开展的重点工作,包括:农村信息化、信息化城市、智能交通等。 

十年时间一晃而过。今天的论坛已成果斐然,影响力远非成立之初可比。令人高兴的是,关注信息社会问题、参与信息社会建设的初心未改,理论联系实际、平等学术探讨的良好学风一如既往。

十年前,《共识》的结尾说:“我们希望,我们的后代将因我们现在的选择而受益,为我们现在的行动而自豪。”

这十年,我们做得还行。

十年后的今天,那个希望还在。

写于2021年9月8日